水肿药方的组成药材有哪些?

水肿是中医病名,是指体内水液潴留,泛滥肌肤,而引起眼睑、头面、四肢、腹背甚至全身泛肿的病证。严重者还可以伴有胸水、腹水。在西医诊断中水肿只是一种症状,多见于内科的急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等病,妇科常见的多为功能性水肿。
水肿的病机与肺、脾、肾、肝、三焦对水液代谢功能失调有关。常因风邪外袭,肺的治节、肃降失司,可以出现水肿,脾虚不能运化则水湿潴留也可发生水肿;肾虚不能化气,亦可水湿潴留而肿。
【方一】五苓散
【出处】《方剂学》
【组成】猪苓9克,泽泻15克,白术9克,茯苓9克,桂枝6克。
【功用】利水渗湿,温阳化气。
【主治】蓄水证,水湿内停,痰饮。
【方解】方以茯苓、猪苓、白术、泽泻利水渗湿,桂枝温阳化气,上药合用,共奏利水消肿之功。
【药理】现代药理研究发现,五苓散具有利尿、调整水电解质代谢的作用。
【用法】水煎服,日1剂,分3次服。
【方二】四苓散
【出处】《方剂学》
【组成】猪苓9克,泽泻9克,白术9克,茯苓9克。
【功用】渗湿利水。
【主治】水肿。
【方解】方以茯苓、猪苓、白术、泽泻利水渗湿,上药合用,共奏利水消肿之功。
【药理】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四苓散具有利尿、调整水电解质代谢的作用。
【用法】水煎服,日1剂,分2次服。
【方三】胃苓汤
【出处】《方剂学》
【组成】五苓散、平胃散各3克。
【功用】祛湿和胃,行气利水。
【主治】水肿。
【方解】方以五苓散利水渗湿,温阳化气,平胃散祛湿和胃,二散合用,共奏行气利水之功。
【药理】现代药理研究发现,胃苓汤具有利尿、调整水电解质代谢的作用。
【用法】上和合,姜枣汤,空心服。
【方四】防己黄芪汤
【出处】《方剂学》
【组成】防己12克,黄芪15克,甘草6克,白术9克。
【功用】益气祛风,健脾利湿。
【主治】风水或风湿。
【方解】方以防己祛风利水,黄芪、白术、甘草益气健脾,运化水湿,上药合用,共奏祛风利湿消肿之功。
【药理】现代药理研究发现,防己黄芪汤具有抗炎,镇痛,利尿,降血脂,调节免疫的作用。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方五】防己茯苓汤
【出处】《方剂学》
【组成】防己9克,黄芪9克,桂枝9克,茯苓18克,甘草6克。
【功用】益气通阳利水。
【主治】皮水。
【方解】方以防己、茯苓祛风利水,黄芪、桂枝、甘草益气温阳助运,上药合用,共奏祛风利水消肿之功。
【药理】现代药理研究发现,防己茯苓汤具有利尿作用。
【用法】水煎服,日1剂,分温三服。
【方六】五皮散
【出处】《方剂学》
【组成】生姜皮、桑白皮、陈皮、大腹皮、茯苓皮各9克。
【功用】利水消肿,理气健脾。
【主治】皮水。
【方解】方以五种利水行气药物的外皮,专走皮肤,以利水消肿,消除皮水。
【药理】现代药理研究发现,五皮散具有利尿作用。
【用法】水煎服,日1剂,温服。
【方七】苓桂术甘汤
【出处】《方剂学》
【组成】茯苓12克,桂枝9克,白术9克,甘草6克。
【功用】温阳化饮,健脾利湿。
【主治】各型水肿。
【方解】方以桂枝、甘草温阳化饮,白术、茯苓健脾祛湿,上药合用,共奏助阳健脾复运之功。
【药理】现代药理研究发现,苓桂术甘汤具有利尿作用。
【用法】水煎服,日1剂,分温三服。
【方八】真武汤
【出处】《方剂学》
【组成】茯苓9克,芍药9克,白术6克,生姜9克,炮附子9克。
【功用】温阳利水。
【主治】水肿属脾肾阳虚,水湿内停型。
【方解】方以炮附子温补脾肾阳气,白术、茯苓、生姜健脾利水,芍药滋阴利水,上药共用,共奏温阳利水之功。
【药理】现代药理研究发现本方具有改善心肾功能、调节水电解质平衡的作用。
【用法】水煎服,日1剂,分温三服。
【方九】实脾散
【出处】《方剂学》
【组成】厚朴、白术、木瓜、木香、草果仁、大腹子、炮附子、白茯苓、干姜各6克,甘草3克。
【功用】温阳健脾,行气利水。
【主治】阳虚水肿。
【方解】方以炮附子、干姜、甘草温阳,厚朴、木香、草果、大腹子行气利水,白术、茯苓、木瓜健脾利水,诸药合用,共奏温阳健脾,行气利水之功。
【药理】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实脾散具有利尿消肿作用。
【用法】水煎服,日1剂,温服。
2020-01-01
mcxzy 阅读 18 次 更新于 2025-04-08 17:43:51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药方】白乌鸡(不分雌雄)1只,当归30 g,桑皮30 g,赤小豆30 g。【用法】将后几味压碎,装入洗干净的鸡腹内,用线缝好,置锅内加水煮熟,不放盐。喝汤食肉,分3~5次吃完。【功效】上方具有温暖肾阳、行水消肿之功用。经上方治疗水肿多例,效果良好。轻者1剂,重者2~3剂可愈。第二方【...

  • 主要成分包括生地黄、凤尾草、石韦、益母草、白茅根、刘寄奴、黄芪、茯苓、牡丹皮、泽泻以及佛手片。这些草药搭配精妙,旨在发挥协同作用,为身体带来多重益处。具体而言,佛手二草饮具有补气滋阴的功效,能够帮助补充人体气血,改善气血不足引起的各种症状,如乏力、头晕等。同时,利尿消肿的功效使其成为治疗...

  • 1、消肿利尿:茯苓具有显著的消肿利尿作用,能够增强水分代谢功能,促进尿液排出,有效缓解水肿及尿频等症状。2、提升免疫力:面对现代生活的快节奏和高压力,身体易处于亚健康状态,免疫力逐渐下降。茯苓能增强身体免疫力,提高抗病能力,帮助人们更好地应对各种健康挑战。3、养护肝脏:茯苓中的多糖和甘露醇等...

  • 5. 对于脚气气急、排便不畅和全身水肿,配方包括赤小豆、桑根白皮、紫苏茎叶,先煮豆汁,再加入药末煎服,随后随意食用豆子。6. 伤寒发热黄疸,麻黄、连轺、赤小豆、杏仁等组成药方,煮水后分次服用,赤小豆有助于清热解毒。7. 急性黄疸病,赤小豆、丁香、黍米等研磨成散,以清粥调服,或吹鼻引出...

  • (2)活血利水法 适宜于血淤水停者,其发生机制多为水病及血病。如女性患者因肾性水肿可致闭经,肾病综合征患者伴发肾静脉血栓时应首选此法,活血利水并进,俾淤去肿消。常用方为加味当归芍药散(当归尾、白芍、川芎、白术、茯苓、泽兰叶、怀牛膝、丹参)。(3)行气利水法 适宜于气滞水停者。若系...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