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温针灸的特点 5 操作方法 6 注意事项 7 温针灸的作用及适应证 8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温针灸 1 拼音 wēn zhēn jiǔ
2 英文参考 needle warming moxibustion [21世纪双语科技词典]
warming needle moxibustion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needle warming through moxibustion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温针灸(warming needle moxibustion needle warming through moxibustion)是用艾绒等方法加热刺入体内的针柄,将针刺与艾灸相结合治疗疾病的方法[1]。又称温针[2]、针柄灸[3]。首见于《伤寒论》,指出太阳、阳明、少阳病等不宜用温针,其具体操作不详[2]。《针灸大成·卷四》载:“王节斋曰:近有为温针者,乃楚人之法。其法,针穴上,以香白芷作圆饼,套针上,以艾灸之,多以取效。……此法行于山野贫贱之人,经络受风寒致病者,或有效;只是温针通气而已……”
温针灸适用于既需要留针而又适宜用艾受的病症[4]。
4 温针灸的特点 温针灸综合了针刺与艾灸的功效,以针刺为主,并借助热力,通过针体传入腧穴,以温通经脉,宣行气血,用来治疗寒滞经络,气血痹阻等疾病[2]。
5 操作方法 温针是在毫针针刺的基础上进行的[2]。
操作方法是,将针刺入腧穴得气后并给予适当补泻手法,在毫针针刺留针过程中,以艾绒裹在针尾上,或用艾条一段长约1~2cm,插在针柄上,点燃施灸[2][4]。燃尽后除去艾绒灰,续装续灸[2]。待规定壮数灸毕,即可出针[2]。在温针时,针体应外露2~3厘米,并准备5平方厘米大的纸片一张,剪开一缝套在针体上,以覆盖腧穴处的皮肤(见下图)[2]。
温针灸
6 注意事项 注意需将艾绒捏紧,并嘱病人不要移动 *** ,以防艾火落下,烫伤皮肤,烧毁衣物,甚至引起弯针或折针等事故的发生[2]。
7 温针灸的作用及适应证 2022-10-21
2 英文参考 needle warming moxibustion [21世纪双语科技词典]
warming needle moxibustion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needle warming through moxibustion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温针灸(warming needle moxibustion needle warming through moxibustion)是用艾绒等方法加热刺入体内的针柄,将针刺与艾灸相结合治疗疾病的方法[1]。又称温针[2]、针柄灸[3]。首见于《伤寒论》,指出太阳、阳明、少阳病等不宜用温针,其具体操作不详[2]。《针灸大成·卷四》载:“王节斋曰:近有为温针者,乃楚人之法。其法,针穴上,以香白芷作圆饼,套针上,以艾灸之,多以取效。……此法行于山野贫贱之人,经络受风寒致病者,或有效;只是温针通气而已……”
温针灸适用于既需要留针而又适宜用艾受的病症[4]。
4 温针灸的特点 温针灸综合了针刺与艾灸的功效,以针刺为主,并借助热力,通过针体传入腧穴,以温通经脉,宣行气血,用来治疗寒滞经络,气血痹阻等疾病[2]。
5 操作方法 温针是在毫针针刺的基础上进行的[2]。
操作方法是,将针刺入腧穴得气后并给予适当补泻手法,在毫针针刺留针过程中,以艾绒裹在针尾上,或用艾条一段长约1~2cm,插在针柄上,点燃施灸[2][4]。燃尽后除去艾绒灰,续装续灸[2]。待规定壮数灸毕,即可出针[2]。在温针时,针体应外露2~3厘米,并准备5平方厘米大的纸片一张,剪开一缝套在针体上,以覆盖腧穴处的皮肤(见下图)[2]。
温针灸
6 注意事项 注意需将艾绒捏紧,并嘱病人不要移动 *** ,以防艾火落下,烫伤皮肤,烧毁衣物,甚至引起弯针或折针等事故的发生[2]。
7 温针灸的作用及适应证 2022-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