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针灸的操作方法

温针灸的主要刺激区为体穴、阿是穴。先取长度在 1.5寸以上的毫针,刺入穴位得气后,在留针过程中,于针柄上或裹以纯艾绒的艾团,或取约2 cm长之艾条一段,套在针柄之上,无论艾团、艾条段,均应距皮肤2~3cm,再从其下端点燃施灸。在燃烧过程中,如患者觉灼烫难忍,可在该穴区置一硬纸片,以稍减火力。每次如用艾团可灸3~4壮,艾条段则只须1~2壮。近年,还采用帽状艾炷行温针灸。帽状艾炷的主要成分为艾叶炭,类似无烟灸条,但其长度为2cm,直径1cm,一端有小孔,点燃后可插于针柄上,燃烧时间为30min。因其外形象小帽,可戴于毫针上,故又称帽炷灸。帽炷温针灸,既无烟,不会污染空气;同时,它的作用时间又长,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温针灸法。

2016-05-30
百通世纪中医实践技能之温针灸,更多免费医学视频,尽在百通医学APP!

2021-05-20
mcxzy 阅读 26 次 更新于 2025-04-17 10:40:25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温针灸的操作,首先要针刺俞穴,针刺俞穴时要对俞穴和双手进行消毒,然后将消毒后的针具刺入穴位,进行提插、捻转,得气以后,再将纯艾绒搓成枣核大的艾团,插到针柄上,距离患者的皮肤2-3cm,或者是将艾条切成2-3cm长的艾条段插在针柄上,距离患者的皮肤2-3cm。在点燃以前要在艾灸的区域放上硬纸...

  • 操作步骤如下:首先,准备材料。取纯艾条,将其切成约1.5厘米厚的艾段。如果使用干橘皮,需先用温水浸泡至软,然后切成2平方厘米的大小,并在橘皮上切一个约1厘米长的切口,备用。选定需要的穴位后,使用1.5到2寸长的毫针,采用平补平泻的针灸手法刺入穴位。然后,将准备好的橘皮套在针身接近皮肤...

  • 温针灸通常用于治疗由风湿和风寒引起的痹痛等症状。2. 用物准备:所需物品包括治疗盘、毫针、75%酒精、棉签或棉球、艾条、火柴、镊子、清洁弯盘以及用于盛放艾灰的纸张。3. 操作方法:- 首先,选择适当的穴位进行针刺,并在得气后留针。- 接着,将艾绒搓成小团并捏在针柄上,或者将一段长约3至5...

  • 可达到针刺和艾灸的双重效果。温针灸是针灸与艾灸结合应用的一种方法,适用于既需要留针而又适宜用艾灸的病证。操作方法:将针刺入腧穴,得气后并给与适当补泻手法而留针时,将纯净细软的艾绒捏在针尾上,或用艾条一段长约2cm左右,插在针柄上,点燃施灸。待艾绒或艾条烧完后除去灰烬,将针起出。

  • 1. 温针灸主要刺激的区域包括体穴和阿是穴。2. 操作时,首先选用长度至少1.5寸的毫针刺入穴位,确保气至后,保留针头。3. 在留针过程中,可在针柄上附着艾绒制成的艾团,或者将约2厘米长的艾条一段固定在针柄上,注意艾团或艾条应离皮肤2至3厘米远。4. 点燃艾团或艾条的下端进行施灸。5. 若...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