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是穴的基本简介

中医以病痛局部或敏感反应点作为针灸治疗部位的腧穴。以病痛局部或病痛的反应点(有酸、麻、胀、痛、重或斑点、色变、硬变、肿胀等反应)作为穴位的一类腧穴。阿是穴的含义是由《内经》发展而来,但“阿是”这一名称首见于《千金要方》。它们是既无具体名称(所有的穴点都称阿是穴),又无固定位置(无论何处的穴点均称阿是),主治功用也不十分明确(以病情论阿是,不是以阿是论病情),但对病症的治疗有效(往往还有奇效)。临床上医生根据按压时病人有酸、麻、胀、痛、重等感觉和皮肤变化等而予以临时认定。阿是穴可以在全身任何地方出现,是一种临时腧穴现象。当疾病发生的时候,人体的某一部分就会发生相应的气血阻滞,造成气血的局部性、临时性的聚集,从而出现阿是现象。当这种疾病解除时,气血的临时聚集也随之解除,阿是穴现象即消失。可见阿是穴不是固定的、专一的穴位。阿是穴与“以痛为输”的含义不尽相同。“以痛为输”出于《灵枢·经筋》篇:“以痛为输,燔针劫刺。”主要是针对经筋病的选穴及刺灸方法而言的。病变部位是经筋,主要临床表现是疼痛。而阿是穴是以“快”、“痛”等多种综合感觉来确定穴位的。《内经》中多次提到穴位处的不同感觉,如《灵枢·五邪》说:“邪在肺……取之膺中外腧,背三节五藏之旁,以手疾按之,快然,乃刺之。”《素问·刺腰痛论》说:“循之累累然乃刺之。”《素问·骨空论》说:“切之坚痛,如筋者灸之。”这些都是阿是现象,归属于阿是穴的范围。阿是穴的内涵远比“以痛为输”要丰富,所以不应以“以痛为输”来代替“阿是穴”。

2016-05-11
mcxzy 阅读 10 次 更新于 2025-04-17 10:37:32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阿是穴可以在全身任何地方出现,是一种临时腧穴现象。当疾病发生的时候,人体的某一部分就会发生相应的气血阻滞,造成气血的局部性、临时性的聚集,从而出现阿是现象。当这种疾病解除时,气血的临时聚集也随之解除,阿是穴现象即消失。可见阿是穴不是固定的、专一的穴位。阿是穴与“以痛为输”的含义不尽相同。

  • 此外,没有固定位置,随病痛处和压痛点而取的称阿是穴[1]。穴位为脏腑经络之气输注出入的部位,是疾病在体表的反应点,也是针灸等治疗的 *** 点[2]。古代文献有称作“气穴”“孔穴”“空”“输(通俞、腧)”“节”“会”等,通俗还称作“穴道”[2]。《神灸经纶》始提出“穴位”这个名称[2...

  • 1. 葵花点穴手简介 葵花点穴手是古装武侠电视剧《武林外传》和《龙门镖局》中的武功,"盗圣"白玉汤(白展堂)的成名绝技。此功曾打败江湖上众多高手。葵花派弟子必习武功,注:此武功乃是35回中的老画师所创。公孙乌龙和白三娘等葵花派高手已大成并达到”隔空点穴“之境界。白展堂在《龙门镖局》中点穴手...

  • 曲池穴基本简介曲池是人体腧穴之一,属于手阳明大肠经之合穴,出自《灵枢·本输》。此腧穴在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当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有清热解表、疏经通络的作用;临床上主要用于配合治疗手臂痹痛、上肢不遂,热病,高血压,癫狂;腹痛、吐泻,咽喉肿痛、齿痛、目赤肿痛,瘾疹、湿疹、瘰疬等病症...

  • 《肌肉起止点疗法——反阿是穴》是张文兵基于《黄帝内经》的取穴原则,结合现代解剖学理论,从临床实践中提炼出的独特疗法。不同于传统阿是穴取穴法,它创新了经筋“小整体”观念,专注于治疗关节软组织疼痛,其分布和特性与阿是穴形成鲜明对比。这种疗法以即刻见效和易于操作而受到赞誉,无论是针灸、推拿、...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