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高血压病人的中医辨证施护

高血压病已成为我国人群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它不仅可以引起严重的心、脑、肾功能障碍,也是中风,胸痹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疾病本身及各种并发症正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
  中医学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非常丰富的内容,尤其是它的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护的基本观点,体现了中医特长。因此对高血压病人进行治疗并给予中医辨证施护,是控制高血压病,提高生活质量切实有效的措施。

  肝阳上亢

  以平肝潜阳,滋养肝肾,清火熄风为施护原则。

  (1)限制探视和陪护,消除不良情志刺激,忌暴喜暴怒,思虑过度。

  (2)卧床休息,闭目养身。环境安静,光线柔和,避免强光和噪音刺激。

  (3)平时动作宜轻柔和缓,尤其是在卧位或尊位时不可猛然起立,以防跌仆。养成规律的生活习惯,保持大便通畅。

  (4)饮食以清淡为主,有条件时可清蒸甲鱼以滋阴潜阳。也可用菊花、枸杞子泡水饮,以清心除烦,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忌辛辣肥甘厚味及动物内脏。饮食有节,勿暴饮暴食,戒烟禁烟。

  (5)适当下床活动,如:散步、练气功等,以利于机体气血调和。

  (6)观察病情变化,血压定时测量,并观察情志、瞳孔、肢体有无瘫痪等,如发现手脚发麻,言语不利,步态不稳,脉弦硬等中风先兆。

  气血亏虚

  以益气、健脾、养血为施护原则。

  (1)卧床休息为主,下床、如厕有人协助,以防以外。

  每天保证6~8小时的良好睡眠,午睡半小时。

  (2)饮食宜富含营养,多食血肉有情之品,如:蛋、奶、肉、猪肝、猪血、红枣、桂圆等。食用党参粥、黄芪粥、苡米粥、莲子粥等以补益脾胃。忌食生冷。

  (3)注意保暖,避风寒,防感冒,适时增加衣被。

  (4)室温宜暖,防止外邪乘虚而入。

  肾精不足

  以补肾益精、滋养肝肾为施护原则。

  (1)饮食多吃补肾填精之品,如:核桃、黑芝麻、山药、黑豆、百合、猪腰、枸杞子等,也可食清蒸甲鱼,以滋养肝肾。

  (2)肾藏精,肾劳精损,应慎房事,劳逸结合,愈后亦应有所节制。可同时服用滋阴补肾之中药,温服忌生冷。

  (3)偏于阳虚者,四肢不温,喜暖畏寒,应注意保暖。

  偏阴虚者,五心烦热,颧红咽干,可选用菊花、枸杞子、甘草泡水代茶饮,以生津止渴,滋养肾阴。阴虚者忌食海腥、羊肉、辛辣之物。

 痰湿中阻

  以化痰去湿、健脾和胃为施护原则。

  (1)居室一定要阳光充足,干燥温暖,通风良好。

  (2)饮食以清淡、素食为主,少吃粘腻、油荤食物,忌食生冷,忌烟酒等。

  如:动物油、鱼子、蛋黄、动物内脏等损伤脾胃,易助湿生痰。可常食党参粥、苡米粥以健脾益胃。

  (3)肥胖者要节制食量,加强医疗体育锻炼,如:气功、慢跑、太极拳等。

  (4)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此类病人多发病急,症状表现重,常出现视物旋转,应加强护理,防止跌倒。眩晕呕吐者,中药汤剂应少量频服、热服,可服用生姜泡水加竹沥水,或加陈皮,以祛痰止呕,也可针刺内关或指压内关穴以止呕。

  (5)患者宜穿平底布鞋,禁止爬高负重,防止跌倒。

  (6)情志护理:此型患者多见郁郁寡欢,话语不多,应主动观察并关心病人的思想情绪变化和心理要求,了解患者的忧虑,配合家属为他们排忧解难。

  淤血阻窍

  以祛痰生新、活血通窍为施护原则。

  (1)眩晕重者,宜安静卧床休息,防止摔倒。

  (2)若外伤所致,注意观察血压、瞳孔、呼吸、神志等变化,如出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并迅速处理。

  (3)淤血不去,新血不生,脑失所养,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多搬动。

  (4)可针刺百会、上星、后顶、合谷等穴,或用点刺放血。

  (5)饮食宜黑豆、藕、香菇、桃、梨等,忌羊肉、牛肉、狗肉、鸡肉、乌梅等。2023-01-11
mcxzy 阅读 22 次 更新于 2025-04-18 03:42:23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中医对高血压的理解较为复杂,主要认为高血压与肝、肾密切相关。当人体阴阳失衡或气血功能失调时,高血压便容易发生。中医认为高血压的发病机制在于上实下虚,上部表现为肝气郁结、肝火上炎、气血并走于上;下部则表现为肾阴虚,水不涵木,导致肝失滋养,进而肝阳偏盛。随着病情发展,可能会出现阴阳两虚...

  • 在应对高血压时,首先要辨别体质。中医认为,高血压患者大致可分为肝火型、气虚型和痰湿型三类。肝火型患者多为中青年,常见口干口苦、头痛头晕、急躁易怒等症状;气虚型患者多为老年人,表现为身体乏力、动则气喘、厌食等症状;痰湿型患者则多见于中老年,表现为食欲不振、容易疲劳、舌苔厚腻等。针对不...

  • 中医学认为嗜酒肥甘可致脾胃积热,灼伤脾肾阴;亦可损伤脾胃,痰浊内阻,清阳不升,也可诱发高血压病。烟中的尼古丁能收缩小动脉,促发高血压,烟中的一氧化碳损伤动脉内膜细胞,加重血小板的凝集,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及血栓形成,从而使发生血压增高的危险因素大大增加。而酒精与高血压病之间有独立的正相关...

  • 1、头痛:头痛亦是常见的高血的症状,高血压患者多为持续性钝痛或搏动性胀痛,甚至有炸裂样剧痛。2、烦躁、心悸、失眠,高血压病患者性情多较急躁、遇事敏感,易激动。心悸、失眠较常见,失眠多为入睡困难或早醒、睡眠不实、噩梦纷纭、易惊醒。这也是属于较为典型的高血压的症状表现。3、高血压的症状...

  • 高血压护理论文篇一:《浅析高血压患者的中医护理》 【摘要】 目的 探讨高血压患者的中医护理 措施 。 方法 总结 120例患者的护理 经验 。结果 经精心治疗及护理,治疗效果满意,患者均康复出院。结论 精心的护理指导是患者康复的关键。 【关键词】 高血压;中医护理; 措施 高血压病是一种常见的以动脉血压升高为主...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