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的针刺方法有哪些

1.持针法
持针就是拿针。持针的手叫“刺手”,一般习惯用右手;辅助刺手的手叫“押手”,一般用左手。《灵枢》说:“右主推之。左持而御之”。《难经》也说:“知为针者信其左,不知为针者信其右”。说明针刺操作时左右两手协同作用的重要性。右手持针的姿势,一般以拇、食、中三指夹持针柄,以无名指抵住针身,有如执笔,故又称执笔式持针法。此法临床上最常用。另外,还有拇、食指持针法,拇、中指持针法等。
2.进针法
(1)单手进针法:术者以拇指、食指持针,中指端抵住腧穴,指腹紧靠针身下段。当拇、食指向下用力按压时,中指随之屈曲,将针刺入,直刺至所要求的深度。实际上,此法是以刺手的中指代替了押手的作用,具有简便、快捷、灵活的特点。该法多用于较短毫针的进针。
(2)双手进针法:即左右双手配合,协同进针。根据押手辅助动作的不同,又分为指切进针法、夹持进针法、提捏进针法、舒张进针法四种。
指切进针法:以左手拇指或食指指甲切压在穴位上,右手持针,紧靠指甲缘将针刺入皮肤。适用于较短毫针刺入肌肉丰厚部的穴位。
夹持进针法:用左手拇、食两指夹持棉球,裹住针尖,直对腧穴,当押手两指下按时刺手顺势将针刺入穴位。适用于长针的进针。
舒张进针法:用押手拇、食指将穴区皮肤撑开绷紧,右手持针从两指间刺入。多用于皮肤松驰或有皱折部的穴位,如腹部穴位。
提捏进针法:用押手拇、食指将穴区皮肤捏起,刺手持针从捏起部侧面或上端刺入。适用于头面等皮肤浅薄处的穴位。
(3)管针进针法:用不锈钢、玻璃或塑料等材料制成针管,代替押手。选平柄毫针装入针管,上端露出针柄2-3分,然后快速将针拍入穴位内,再将针管抽去,施行各种手法。本法进针痛苦小,适用于疼痛敏感者。
3.针刺角度、方向和深度
(1)进针角度:
直刺:针身与皮肤表面呈90度角或接近垂直刺入。常用于肌肉较丰厚的腰、臀、腹、四肢等部位的腧穴。
斜刺:针身与皮肤表面呈45度角左右倾斜刺入。适用于不能深刺的腧穴。
横刺:又称平刺或沿皮刺。即将针身倾斜与皮肤表面约呈15~25度角沿皮刺入。适用于皮肉浅薄处,有时在施行透穴刺法时也用这种角度针刺。
(2)针刺方向:针刺方向一般根据经脉循行方向,腧穴分布部位和所要求达到的组织结构等情况而定。有时为了使针感到达病所,也可将针尖对向病痛处。
(3)针刺深度:针刺的深度一般以既有针感而又不伤及重要组织器官为原则。每个腧穴的针刺深浅都有原则要求,但在临床应用时,还应根据病员的年龄、体质、病情和所在腧穴的解剖部位等情况灵活处置。2017-01-04
mcxzy 阅读 15 次 更新于 2025-04-18 07:01:59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一、单手进针法:此法涉及用拇指和食指持针,中指尖紧贴穴位,指腹贴针身下端,拇食指合力向下按压,将针刺入皮肤。这种方法多用于操作较短的针。二、双手进针法:1. 指切进针法:操作者用押手的拇指或食指尖轻按在腧穴旁边,针尖贴近指甲边缘刺入。这是最常用的进针技巧。2. 夹持进针法:操作者...

  • 1. 毫针刺法 毫针刺法是最常用的一种针灸针法。它是通过刺激人体经络和穴位,利用毫针进行穴位刺激,达到调节人体阴阳平衡的目的。操作手法包括插针、提插、弹拔等。这种方法简单实用,适应症广泛。2. 温针灸法 温针灸法结合了针刺和艾灸两种方法。在毫针刺入穴位后,将艾绒点燃并置于针尾上,通过针体...

  • 【答案】:提插法、捻转法、长针的进针 解析:行针亦名运针,是指将针刺入腧穴后,为了使之得气,调节针感以及进行补泻而实施的各种针刺手法。行针的基本手法,是针刺的基本动作,常用的有以下两种提插法和捻转法。夹持进针法即用押手拇、食二指持捏无菌干棉球,夹住针身下端,将针尖固定在所刺...

  • 此法临床上最常用。另外,还有拇、食指持针法,拇、中指持针法等。2.进针法 (1)单手进针法:术者以拇指、食指持针,中指端抵住腧穴,指腹紧靠针身下段。当拇、食指向下用力按压时,中指随之屈曲,将针刺入,直刺至所要求的深度。实际上,此法是以刺手的中指代替了押手的作用,具有简便、快捷、...

  • 一、进针法 进针是整个针刺手法中的第一步,要求手法轻巧、无痛、少痛。进针时,医者可用左手拇指或食指切压在穴位上,右手持针,运用腕力、指力迅速按压刺入皮下,而后将针缓慢插入或稍带捻转,使针刺至要求的深度。常用的进针法有速刺法和缓捻法,可根据不同部位和患者的体质选择合适的进针方法...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