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取穴,辨证准确,取穴合理,在临床治疗中就已经成功了一大半,而针灸取穴的方法有很多种,本文介绍临床取穴思路十六种,仅供参考。
1、局部取穴与以痛为俞
顾名思义,就是在病变局部取穴,可以取病变局部的经穴、奇穴或阿是穴。本法也是临床运用最多、最广的方法,如巓顶痛取百会,额头痛取印堂,耳鸣取耳前三穴,腰痛取肾俞等均属此类。很多人粗学针灸,只会取阿是穴治疗,虽亦有效,但终需进一步学习提高,才能有所成就。
2、循经取穴
指沿着病变所处的经脉取穴,即所谓经络所过,主治所及。掌握循经取穴必须首先要熟练掌握十四经脉循行及经穴,一般同时取所在经脉的局部及远端穴位,远近相配取穴。循经取穴是临床最常用的取穴方法之一,易于掌握,收效甚佳。如胃痛取足三里、下牙痛取合谷、上牙痛取内庭等。
3、五输穴取穴
4、其它特定穴法
特定穴除五输穴外,还有原、络、郄、募、背俞、下合穴、八脉交会穴、交会穴等。临床上这十种特定穴也非常实用,往往收效甚佳,各种特定穴之间也可以配合应用,如原络配穴法,俞募配穴法等,如头痛针合谷配列缺,即是原络配穴法。《医宗金鉴》的《针灸心法要诀》非常重视原络配穴法、八脉交会穴以及马丹阳天星十二穴主治杂病歌等,掌握了上述配穴法之后,在理解《针灸心法要诀》就容易多了。
5、巨刺法取穴
即左有病取右、右有病取左,交叉取穴。如右偏头痛,取左足临泣,再如偏瘫及面瘫的早期也可用此法。本人临床喜欢用此法,即时效果较好,但仍要配合其它取穴方法应用才能维持疗效。推而广之,上病下取,下病上取,明晓其义,临证灵变,不用拘泥于巨刺之左右交叉。内经的缪刺之法,左病治右,右病刺血,刺其血络,也属此类取穴法,大家要善于总结。
6、刺络放血法
刺络放血在活血化瘀、通经活络、醒神开窍等治法中应用极广,本人的导师也经常应用刺络法。刺络放血法的穴位选择大概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病变局部刺络放血,如红眼病、目痛可以太阳穴刺络放血。二是循经远端刺络放血,如面部痤疮可以在曲池刺络放血。三是上面提到的缪刺之法,对侧刺络放血,如中风偏瘫,可以在对侧小腿足阳明部位寻找充血的血络放血。刺络放血法适用于久病难治性疾病以及各种急症、神志病、火热病症,此法往往收效较快。本人尝试红眼病刺耳尖放血、中风急救刺十宣放血、腰痛刺养老、委中放血等等效果都非常好。但刺络放血法不要滥用,尤其是血虚气弱之人,放血不当会导致病情加重。
7、全息取穴法
全息对应在全身非常多见,临床应用也五花八门,但一般不外乎以下几个层次,一是以肚脐和命门为中心的整体全息对应。如左上肢对应右下肢,肩对应髋,膝对应肘等。二是以肘及膝为中心的各自太极转换对应,如上臂对应大腿,手对应足等,也可以反向对应,上臂对应小腿,手对应髋。三是以腕与踝为中心的各自太极转换对应,如手指对应足趾等。一般左右对应仍以脐或命门为中心,如左腰痛,则对应右侧腰部。前后对应则病在前取其后、病在后取其前。如胸乳痛取天宗,腰痛针下腹等。
现行的各种微针疗法则是身体局部的全息对应疗法,例如头皮针、面针、耳针、鼻针、眼针、舌针、背针、腹针、脐针、掌针、第二掌骨全息、手全息、足底全息等等。个人体会(仅代表个人观点勿喷)全息取穴往往可取速效,但长期疗效往往难以维系,长效治病还须经穴辨证实治。
8、表里经取穴法以及上下经取穴法
表里经取穴法即病在阳经,取与之相表里的阴经;病在阴经,取与之相表里的阳经。如腰痛在足太阳经,可取肾经的太溪穴。上下经取穴法即病在此病,针经脉循行顺序中上位或下位经脉。如胃痛取胃经下位脾经的公孙穴;肾虚耳鸣取肾经上位膀胱经经的昆仑穴。我们常用的后溪治腰痛,就是小肠经与膀胱经上下位循行关系;外关治偏头痛,也是胆经位于三焦经下位的原理。本取穴法本人在临床应用也颇多,常常与其他取穴方法结合运用。
9、辨证取穴法
即按照四诊八纲辨证方法取穴。总的原则是实则泻之,虚则补之。泻则多用针或放血、拔罐,补则或针或灸或针灸并用。如胃火牙痛当泻胃经荥穴,肾虚牙痛则补肾经原穴太溪穴,中焦有湿取中脘,风证取风池、风府,阳虚补命门之火,寒痹灸肾俞,气血不足的网球肘取足阳明经原穴冲阳等。
10、奇穴
包括常见的传统奇穴以及董氏奇穴,《医宗金鉴》的《针灸心法要诀》中也非常重视奇穴的临床应用。我在临床应用中经常十四经取穴与奇穴配合使用,往往出奇制胜,如安神取印堂,头痛取三叉三和大白,落枕取承浆和重子,腱鞘炎取五虎,大小骨空治烂眼等都可速效。前几年董氏奇穴颇为盛行,穴法颇有深意,宗于《内经》而异与传统针灸,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应用一下。
11、体应取穴法
即以骨治骨,以筋治筋,以皮治皮,以肉治肉,以脉治脉。当然也可以理解为以骨治肾,以筋治肝,以皮治肺,以肉治脾,以脉治心。本人在应用中非常重视浅刺皮部以治皮肤病,贴骨进针,可治骨痹;合谷刺治筋肉之痹等,在临床上观察发现,跟不重视深浅刺,一味求深刺求针感的治疗方法相比,病程往往缩短不少。
12、经验穴法
有不少针灸临床家都总结有一些临床经验效穴,往往各家各有不同,类似奇穴,又不完全属于奇穴,可以认为是经验穴。如我的母亲教我的推按三角肌止点周围治疗急性咽痛,跟高维斌老师学的供血穴治疗延髓麻痹,这些经验给了我很大的帮助,临床疗效也甚好,再如手三里外半寸治扭伤,大椎与大杼之中点治咳嗽等等,大家在学习中可以慢慢积累总结。
13、安神取穴法
理论源自诸痛痒疮皆属于心,本人导师常常应用,针对各种疼痛,取心经或安神诸穴如内关、神门、大陵、百会、神庭等,往往相较于单纯应用其它取穴法,效果更好。本人在应用中推而广之,针对各种慢性、顽固性疾病,加上安神诸穴治疗,往往效果更佳,大家临证中也可以尝试一下。
14、脏腑别通理论取穴法
传统中医另有一套脏腑别通理论,认为肺与膀胱相通,肝与大肠相通,心与胆相通,脾与小肠相通,肾与三焦相通,胃与心包相通。按此理论取穴亦有疗效。如内关治胃病,中渚止肾痛等,大家仔细体会发现董氏奇穴对此发挥颇多,大家可以深入研究一下。
15、五运六气、子午流注、灵龟八法、飞腾八法等取穴法
这些都属于时间医学的范畴,颇有深意,当努力掌握。学时间医学,需精通天文、周易等,精通天地自然变化规律。其理奥而义微,可缓缓图之。本人才疏学浅,不敢妄加评论,感兴趣的同学可以慢慢学习掌握。
16、八字法对应及现代针具针法的发展
八字法包括阴阳、相对、平衡、反应四法,此法由当代名老中医李柏松先生首创,也非常实用。此法通过“定位”规律和“以针刺为主的反击方法”,可以瞬间达到消退各种病痛的目的,如腰痛取锁骨下,乳房病取髂骨上,足背痛取对侧手背,在四法的指导下,掌握肌体的各种疾病并了解在各个部位所发生的原因与治疗的方法。
随着现代解剖学以及组织外科学与针灸学的结合,近代医家发明了许多不同的针具和针法,比如小针刀、微针刀、针灸刀、浮针、新九针、刃针、小宽针、铍针、松针、微型外科手术带刃针具等,这些针具应用部位多不拘泥于穴位,而是按照解剖部位选择治疗点,在治疗一些筋肉关节疾病效果也不错。近几年又有水针刀、注射针刀、激光针刀等派生出来,本人没有应用过,不敢妄加评论,从资料来看也有不错的临床疗效。上述针法由针变刃变刀,与传统常规针灸针大有不同,理论也多与现代医学相结合,感兴趣的可以学习应用一下。针灸属于中医之大道,扎几针往往并不难,但全面掌握针灸技法并非易事。
2022-07-26
1、局部取穴与以痛为俞
顾名思义,就是在病变局部取穴,可以取病变局部的经穴、奇穴或阿是穴。本法也是临床运用最多、最广的方法,如巓顶痛取百会,额头痛取印堂,耳鸣取耳前三穴,腰痛取肾俞等均属此类。很多人粗学针灸,只会取阿是穴治疗,虽亦有效,但终需进一步学习提高,才能有所成就。
2、循经取穴
指沿着病变所处的经脉取穴,即所谓经络所过,主治所及。掌握循经取穴必须首先要熟练掌握十四经脉循行及经穴,一般同时取所在经脉的局部及远端穴位,远近相配取穴。循经取穴是临床最常用的取穴方法之一,易于掌握,收效甚佳。如胃痛取足三里、下牙痛取合谷、上牙痛取内庭等。
3、五输穴取穴
4、其它特定穴法
特定穴除五输穴外,还有原、络、郄、募、背俞、下合穴、八脉交会穴、交会穴等。临床上这十种特定穴也非常实用,往往收效甚佳,各种特定穴之间也可以配合应用,如原络配穴法,俞募配穴法等,如头痛针合谷配列缺,即是原络配穴法。《医宗金鉴》的《针灸心法要诀》非常重视原络配穴法、八脉交会穴以及马丹阳天星十二穴主治杂病歌等,掌握了上述配穴法之后,在理解《针灸心法要诀》就容易多了。
5、巨刺法取穴
即左有病取右、右有病取左,交叉取穴。如右偏头痛,取左足临泣,再如偏瘫及面瘫的早期也可用此法。本人临床喜欢用此法,即时效果较好,但仍要配合其它取穴方法应用才能维持疗效。推而广之,上病下取,下病上取,明晓其义,临证灵变,不用拘泥于巨刺之左右交叉。内经的缪刺之法,左病治右,右病刺血,刺其血络,也属此类取穴法,大家要善于总结。
6、刺络放血法
刺络放血在活血化瘀、通经活络、醒神开窍等治法中应用极广,本人的导师也经常应用刺络法。刺络放血法的穴位选择大概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病变局部刺络放血,如红眼病、目痛可以太阳穴刺络放血。二是循经远端刺络放血,如面部痤疮可以在曲池刺络放血。三是上面提到的缪刺之法,对侧刺络放血,如中风偏瘫,可以在对侧小腿足阳明部位寻找充血的血络放血。刺络放血法适用于久病难治性疾病以及各种急症、神志病、火热病症,此法往往收效较快。本人尝试红眼病刺耳尖放血、中风急救刺十宣放血、腰痛刺养老、委中放血等等效果都非常好。但刺络放血法不要滥用,尤其是血虚气弱之人,放血不当会导致病情加重。
7、全息取穴法
全息对应在全身非常多见,临床应用也五花八门,但一般不外乎以下几个层次,一是以肚脐和命门为中心的整体全息对应。如左上肢对应右下肢,肩对应髋,膝对应肘等。二是以肘及膝为中心的各自太极转换对应,如上臂对应大腿,手对应足等,也可以反向对应,上臂对应小腿,手对应髋。三是以腕与踝为中心的各自太极转换对应,如手指对应足趾等。一般左右对应仍以脐或命门为中心,如左腰痛,则对应右侧腰部。前后对应则病在前取其后、病在后取其前。如胸乳痛取天宗,腰痛针下腹等。
现行的各种微针疗法则是身体局部的全息对应疗法,例如头皮针、面针、耳针、鼻针、眼针、舌针、背针、腹针、脐针、掌针、第二掌骨全息、手全息、足底全息等等。个人体会(仅代表个人观点勿喷)全息取穴往往可取速效,但长期疗效往往难以维系,长效治病还须经穴辨证实治。
8、表里经取穴法以及上下经取穴法
表里经取穴法即病在阳经,取与之相表里的阴经;病在阴经,取与之相表里的阳经。如腰痛在足太阳经,可取肾经的太溪穴。上下经取穴法即病在此病,针经脉循行顺序中上位或下位经脉。如胃痛取胃经下位脾经的公孙穴;肾虚耳鸣取肾经上位膀胱经经的昆仑穴。我们常用的后溪治腰痛,就是小肠经与膀胱经上下位循行关系;外关治偏头痛,也是胆经位于三焦经下位的原理。本取穴法本人在临床应用也颇多,常常与其他取穴方法结合运用。
9、辨证取穴法
即按照四诊八纲辨证方法取穴。总的原则是实则泻之,虚则补之。泻则多用针或放血、拔罐,补则或针或灸或针灸并用。如胃火牙痛当泻胃经荥穴,肾虚牙痛则补肾经原穴太溪穴,中焦有湿取中脘,风证取风池、风府,阳虚补命门之火,寒痹灸肾俞,气血不足的网球肘取足阳明经原穴冲阳等。
10、奇穴
包括常见的传统奇穴以及董氏奇穴,《医宗金鉴》的《针灸心法要诀》中也非常重视奇穴的临床应用。我在临床应用中经常十四经取穴与奇穴配合使用,往往出奇制胜,如安神取印堂,头痛取三叉三和大白,落枕取承浆和重子,腱鞘炎取五虎,大小骨空治烂眼等都可速效。前几年董氏奇穴颇为盛行,穴法颇有深意,宗于《内经》而异与传统针灸,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应用一下。
11、体应取穴法
即以骨治骨,以筋治筋,以皮治皮,以肉治肉,以脉治脉。当然也可以理解为以骨治肾,以筋治肝,以皮治肺,以肉治脾,以脉治心。本人在应用中非常重视浅刺皮部以治皮肤病,贴骨进针,可治骨痹;合谷刺治筋肉之痹等,在临床上观察发现,跟不重视深浅刺,一味求深刺求针感的治疗方法相比,病程往往缩短不少。
12、经验穴法
有不少针灸临床家都总结有一些临床经验效穴,往往各家各有不同,类似奇穴,又不完全属于奇穴,可以认为是经验穴。如我的母亲教我的推按三角肌止点周围治疗急性咽痛,跟高维斌老师学的供血穴治疗延髓麻痹,这些经验给了我很大的帮助,临床疗效也甚好,再如手三里外半寸治扭伤,大椎与大杼之中点治咳嗽等等,大家在学习中可以慢慢积累总结。
13、安神取穴法
理论源自诸痛痒疮皆属于心,本人导师常常应用,针对各种疼痛,取心经或安神诸穴如内关、神门、大陵、百会、神庭等,往往相较于单纯应用其它取穴法,效果更好。本人在应用中推而广之,针对各种慢性、顽固性疾病,加上安神诸穴治疗,往往效果更佳,大家临证中也可以尝试一下。
14、脏腑别通理论取穴法
传统中医另有一套脏腑别通理论,认为肺与膀胱相通,肝与大肠相通,心与胆相通,脾与小肠相通,肾与三焦相通,胃与心包相通。按此理论取穴亦有疗效。如内关治胃病,中渚止肾痛等,大家仔细体会发现董氏奇穴对此发挥颇多,大家可以深入研究一下。
15、五运六气、子午流注、灵龟八法、飞腾八法等取穴法
这些都属于时间医学的范畴,颇有深意,当努力掌握。学时间医学,需精通天文、周易等,精通天地自然变化规律。其理奥而义微,可缓缓图之。本人才疏学浅,不敢妄加评论,感兴趣的同学可以慢慢学习掌握。
16、八字法对应及现代针具针法的发展
八字法包括阴阳、相对、平衡、反应四法,此法由当代名老中医李柏松先生首创,也非常实用。此法通过“定位”规律和“以针刺为主的反击方法”,可以瞬间达到消退各种病痛的目的,如腰痛取锁骨下,乳房病取髂骨上,足背痛取对侧手背,在四法的指导下,掌握肌体的各种疾病并了解在各个部位所发生的原因与治疗的方法。
随着现代解剖学以及组织外科学与针灸学的结合,近代医家发明了许多不同的针具和针法,比如小针刀、微针刀、针灸刀、浮针、新九针、刃针、小宽针、铍针、松针、微型外科手术带刃针具等,这些针具应用部位多不拘泥于穴位,而是按照解剖部位选择治疗点,在治疗一些筋肉关节疾病效果也不错。近几年又有水针刀、注射针刀、激光针刀等派生出来,本人没有应用过,不敢妄加评论,从资料来看也有不错的临床疗效。上述针法由针变刃变刀,与传统常规针灸针大有不同,理论也多与现代医学相结合,感兴趣的可以学习应用一下。针灸属于中医之大道,扎几针往往并不难,但全面掌握针灸技法并非易事。
2022-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