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全针灸分类,你知道哪些?

针灸是中国特有的疾病治疗手段,它是通过经络、腧穴的传导作用和一定的针刺操作手法来治疗的,是一种内病外治的医疗手段。

针灸的分类有毫针刺法、灸法、拔罐法和其他刺法等。

毫针刺法

毫针刺法是用毫针针刺、刺激经络腧穴来治疗疾病的方法,包括持针手法、进针手法、行针手法、补泻手法、留针手法和出针手法等。

以上手法都有严格的操作规程和要求,其中针刺的术法、手法、量度和得气是最重要的,是众多刺法的主体。是针灸医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操作手法和操作技能。

灸法

灸法是用艾绒或者其他药物放在体表穴位的位置上进行烧灼、温熨、借助灸火的温热、药物的作用,来疏导径路,以达到温通气血、扶正祛邪的目的,从而治疗疾病和预防保健。

拔罐法

拔罐法是用各种方式来排除罐筒里空气以形成负压,让它吸附到人体的体表从而达到治病的目的,也叫做吸筒疗法或者拔筒法。

在古代用兽角制作, 称为角法。通过吸拔,引局部组织充血或出血,使经络通畅、气血旺盛,有活血行气、止痛消肿、散寒、除湿、散结拔毒、退热等功效。

其他刺法还有三棱针刺法、皮内针刺法、火针刺法、芒针刺法、电针刺法等。

现代刺法灸法

耳针法,头针法,眼针法,手针法,足针法,腕踝针法、声电波电针法,电火针法,微波针法。

穴位激光照射法,穴位贴敷法,穴位埋线法,穴位磁疗法,穴位注射法,穴位指针法,穴位电离子透入法,穴位割治法,穴位结扎法。

梅花针疗法

梅花针疗法,也叫做皮肤针疗法,是用5根或7根针结成丛针,弹刺皮肤经络穴位。

艾灸

艾灸有艾条灸、艾炷灸和温针灸等。艾条灸又有温和灸、雀啄灸和熨热灸三种。

艾炷灸有直接灸、间接灸。温针灸也称针上加灸或针柄灸,即针刺得气后在针柄上套艾条,点燃,使其通过针体传入穴位内。2022-08-04
mcxzy 阅读 24 次 更新于 2025-04-19 03:55:27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二、针灸分类 毫针刺法:利用毫针刺入或刺激腧穴经络以防治疾病的方法。 灸法:用艾绒或其他药物放置在体表的穴位部位上烧灼、温熨,以治疗疾病。 拔罐法:应用各种方法排除罐筒内空气以形成负压,使其吸附体表以治疗疾病。 其他刺法:包括三棱针刺法、皮肤针刺法、皮内针刺法、火针刺法、芒针刺法、...

  • 1. 肌肉骨骼系统和结缔组织Ⅰ级针灸病谱:针对轻度肌肉骨骼问题,如关节疼痛、肌肉劳损等。Ⅱ级针灸病谱:涉及中度问题,如关节炎、韧带损伤等。Ⅲ级针灸病谱:重度骨骼问题,如骨折、关节僵硬等。2. 神经系统根据神经系统疾病程度,分为三个等级,包括头痛、神经痛和神经系统疾病等。这些等级病谱不仅适...

  • 铍针

  • 十四经腧穴:简称经穴,是分布在经络循行通路上的穴位,是全身腧穴的主要部分。经外穴:过去称为经外奇穴,指有一定穴名、明确位置但尚未列入十四经系统的穴位。部分经外穴与经络系统有密切关系,部分已被纳入十四经中。阿是穴:又叫压痛点,没有固定位置,以压痛点或其它反应点进行刺灸。三、腧穴主治...

  • 1. 合穴:手太阴肺经之合穴为尺泽;手阳明大肠经之合穴为曲池;足阳明胃经之合穴为足三里;足太阴脾经之合穴为阴陵泉;手少阴心经之合穴为少海;手太阳小肠经之合穴为小海;足太阳膀胱经之合穴为委中;足少阴肾经之合穴为阴谷;手厥阴心包经之合穴为曲泽;手少阳三焦经之合穴为天井;足少阳胆经之合穴...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