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穴位主要分布在哪里?

  致晕11穴部位

  1.脑户穴:位于百会穴后四寸五分。
  2.囟门穴(又名囟会):位于百会穴前三寸正中。
  3.上星穴(又名神堂):入发际上一寸陷中。
  4.前顶穴:百会穴前一寸五分。
  5.后顶穴(又名顶门穴):位于百会穴后一寸五分。
  6.风府穴(又名天星):项后枕骨下两筋中间。
  7.头维穴:位于额角,入发际角尖处。
  8.耳 :位于耳后静脉中。
  9.哑门穴:位于风府穴下一寸正中。
  10.通天穴:位于前顶穴后五分,再外开一寸处。
  11.玉枕穴:位于脑户穴旁一寸三分。

  致命36穴部位

  1.眉心穴(又名印堂):位于两眉之间。
  2.头额前穴:位于眉心上一寸正中。
  3.太阳穴:眉外一寸陷中,即眉梢与眼外眦之间后的一寸陷凹中。
  4.枕骨穴(又名脑户):位于枕骨粗隆上方。
  5.厥阴穴(又名头窍阴):位于脑后两边,乳突后当浮白与完骨之间。
  6.华盖穴:胸骨柄与胸骨体联合的中点,即天突穴下二寸。
  7.黑虎掏心穴(又名建里):位于脐上三寸正中。
  8.巨阙穴:脐上六寸,即鸠尾穴下一寸。
  9.气海穴(又名丹田穴):脐下一寸五分。
  10.关元穴:脐下三寸。
  11.水分穴:位于脐上一寸。
  12.中极穴:脐下四寸。
  13.左膺窗穴:左乳上一寸六分。
  14.右膺窗穴:右乳上一寸六分。
  15.左乳根穴:左乳直下,相当于第五肋间。
  16.右乳根穴:右乳直下,相当于第五肋间。
  17.左期门穴:左乳下二肋,相当于七.八肋间。
  18.右期门穴:右乳下二肋,相当于七.八肋间。
  19.左幽门穴:巨阙穴左开五分。
  20.右幽门穴:巨阙穴右开五分。
  21.左商曲穴(又名左肓俞):脐中左旁五分。
  22.右商曲穴(又名右肓俞):脐中右旁五分。
  23.左章门穴:左腋中线第十一肋端下际。
  24.右章门穴:右腋中线第十一肋端下际。
  25.左腹结穴(又名左七劳):脐左侧四寸,再向下一寸三分
  26.右腹结穴(又名右七劳):脐右侧四寸,再向下一寸三分。
  27.左肾俞穴:第二腰椎棘突下左侧一寸五分。
  28.右肾俞穴:第二腰椎棘突下右侧一寸五分
  29.命门穴:第二腰椎棘突下正中。
  30.左志室穴(又名志堂穴):位于命门穴左旁三寸。
  31.气海俞穴:第三腰椎棘突下旁开一寸五分。
  32.鹤口穴(又名尾宫穴):位于尾骨宫下两腿骨尽处。
  33.海底穴(又名会阴穴):前阴与肛门之间。
  34.涌泉穴:位于第二.三趾跖关节后方,蜷足时所现的凹陷处。
  35.右志室穴:位于命门穴右旁三寸。
  36.藏血穴:位于脑后右玉枕穴下五分。2011-06-16
分布在身体里,太阳穴是死穴2011-06-16
mcxzy 阅读 104 次 更新于 2025-04-07 07:35:22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头面部区域,穴位分布广泛,数量众多。这是因为头部是人体神经中枢所在,与大脑紧密相连,穴位的存在不仅能够反映身体状况,还能够通过针灸、按摩等方法来调节人体机能,促进健康。在中医理论中,头部穴位与人的精神状态、情绪调节密切相关,因此,头面部的穴位对于保持人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除了头面部,身体的...

  • 通过刺激这些穴位,可以达到缓解疲劳的效果,促进身体的整体健康。百会、太阳、风池、足三里和涌泉是五个常用的穴位。百会穴位于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点,太阳穴位于眉梢与外眼角之间,向后约一横指处,风池穴则位于颈部两侧,枕骨下方,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外侧,当犊...

  • 头部穴位主要集中在头顶、眉间、颈部,而躯干部穴位则集中在胸部、腹部。四肢部穴位则分布在上肢的前臂、上臂,以及下肢的大腿、小腿。这些穴位的命名,往往与其功能或位置相关。例如,天突穴位于颈部,与喉咙相关;膻中穴位于胸骨上,与心脏、肺部有关;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外侧,与胃肠道相关。不同的穴位通过...

  • 例如,膀胱经的穴位包括睛明、攒竹、通天、天柱等,这些穴位主要分布在背部和头部,通过刺激它们,可以帮助缓解头痛、肩背疼痛等问题。任脉的穴位有关元、气海、中脘、檀中、天突,这些穴位主要位于腹部和胸部,对调理消化系统、增强体质有显著效果。胆经的穴位如听会、率谷、阳白、风池、肩井、环跳、阳陵泉等...

  • 头部穴位分布于正、背、侧三面,包括头维、阳白、印堂、阳白、睛明、承泣等。腹部胸部穴位则包括天突、膻中、鸠尾、中脘、气海、关元、中极等。背部穴位则包括大椎、陶道、神道、至阳、命门等。上肢穴位有内关、外关、曲池、尺泽、合谷、中渚等,下肢穴位则有膝眼、梁丘、复溜、血海、足三里、阳陵泉、三阴交...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