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悸、胸闷别轻忽!DIY养生护心汤+3穴位保护心血管超给力

经常心悸、胸闷、喘不过气?小心可能是心血管出现异常,所发出的健康警讯!中医师表示,随着天气转凉,民众更容易有久坐不动的问题,而在缺乏活动、新陈代谢速率下降下,人体血管收缩、微循环也会跟着变差,使得诱发心血管疾病发生的风险大幅增加。所以天凉之际,学会怎么正确养生、护心,并留意心脏有无异常迹象非常重要。
心悸一定是心脏病?发生原因分2类,专家分析给您听
王心眉中医师表示,心悸就是自己可以感觉到心跳的跳动节律不规则,或是忽然出现胸口闷、不舒服的症状;且上述症状,尤其易在情绪波动、过度劳累或睡眠不足的状态下特别容易发作。至于心悸的成因究竟为何?是如何发生的?王心眉中医师解释,心悸的原因可大致分成:「心脏本身因素」和「非心脏本身因素」两大原因。
「心脏本身因素」: 例如,心肌梗塞、心律不整、心脏瓣膜疾病、闭锁不全等疾病。
「非心脏本身因素」: 则是和其他身体异常影响到心脏正常律动有关,像是焦虑、恐慌、压力过大、失眠等精神方面;以及代谢异常、血糖过低、甲状腺亢进、贫血、发烧等,也都有可能会影响心脏的正常运作,造成心悸发生。

此外,饮食中接触 、饮用浓茶、电解质不平衡和服用药物等,也都有可能会引起心悸、胸闷症状的发生。故临床诊断上,需要详细询问患者病史及相关饮食,才能帮助准确找出心悸的原因,并给予适当的治疗。
中医谈心悸 实证VS虚证,症状、调养方式差很大
那中医又是如何看待心悸问题呢?王心眉中医师指出,中医看心悸,会以阴阳气血不平衡来看待,当心脏处于气血不足状态,自然就会造成运作的失常。故临床上中医在治疗心脏的同时,也必须综合看待整体脏腑气血运行,找出病机、确立证型,才能准确用药。
一般来说,心悸的病性又可区分为虚、实两类型,在临床症状表征上也会有所差异。针对虚者,会予以有利补气、养血、滋阴、温阳的方剂调理;而实证者则会从袪痰、化饮、清火、行瘀的角度调养。至于部分虚实夹杂者在治疗上相对会比较费时,必须分主、次给予处方,进行治疗。
「虚证」
心胆虚怯: 易焦虑紧张的类型,睡眠差、坐卧不安。
心脾两虚: 易疲倦、健忘、头晕目眩,这是因为心血不足的缘故。
阴虚火旺: 思虑劳心、手足心热、睡眠梦多易醒。
气阴两虚: 咳嗽、胸闷气短,心神失养。
「实证」
心阳不足: 面色苍白、手脚冰冷、说话无力。
心气不足: 易疲倦、头晕、血液运行不良、不喜说话。
水饮凌心: 湿气过重、面部水肿、下肢水肿、水液代谢异常影响心脏运作。
心血瘀阻: 心痛、胸闷、舌暗紫。
痰火扰心: 烦躁、口干苦、便秘、心神不安。
这些人是心血管疾病高危险群!突然心悸要当心,5大健康习惯助预防
不光从中西医角度分享心悸的成因、常见症状表现,王心眉中医师提到,尤其是有高血压、糖尿病、胆固醇过高、抽菸习惯,以及心肌梗塞家族史的患者,发生心肌梗塞的机率也比常人来得高出许多。
而这些属于心血管疾病高危险群的患者,往往就是属于中医所说的心血瘀阻的类型。若能适度寻求中医协助,透过正确的诊断与药物治疗,施以能行血化瘀、理气通络的药物;同时养成以下5大健康习惯,就是有助患者改善新陈代谢和气血循环,预防心肌梗塞发生的好方法:
1.高血压、糖尿病、肾脏病有良好的控制。
2.戒除菸瘾、远离二手菸。
3.定期身体健康检查。
4.规律作息、充足睡眠。
5.适度运动、控制饮食、避免体重过重。
天冷更要护心,4材料自制养生护心汤+3穴位保护心血管
另外,为避免大家因季节变化、天冷缺乏活动,新陈代谢速率不佳、血管、血液循环变差,而导致罹患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增加。王心眉中医师也特别教大家利用简单4味药材就能做的「养生护心汤」,以及有利促进末梢血液循环的3大穴位,提供给大家做为平时保护心血管的参考:
养生护心汤
材料: 丹参20公克、川七15公克、西洋参15公克、桂枝10公克。
作法: 上述药材简单淘洗干净后沥乾,以700c.c.热水冲泡即可饮用。
作用: 适度饮用有利活血调经、促进气血循环,辅助调节血压,进而发挥保护心血管健康的好处。
内关穴
取穴位置: 手前臂,掌面侧,手腕横纹上2寸(3手指并拢的宽度)。
按压方式: 以大拇指指腹按压,力道由轻到重,按压约3分钟。
保健功效: 宁心安神、降逆止呕、舒缓心悸、心痛。
少冲穴
取穴位置: 小指头末梢指甲内侧缘,约0.2cm处。
按压方式: 以大拇指指腹按压,力道由轻到重,按压约3分钟。
保健功效: 少冲穴属手少阴心经,是心脏病的急救穴,能开心窍,舒缓心痛、心悸不适。
劳宫穴
取穴位置: 手握拳,中指所指之处。
按压方式: 以大拇指指腹按压,力道由轻到重,按压约3分钟。
保健功效: 劳宫穴隶属手厥阴心包经,适度揉按能泻心火、清血热、宁心、舒缓心悸、解便秘。
【中医师小叮咛】:
最后,王心眉中医师叮咛大家,如果民众发现自己除了心悸问题外,更伴随严重的心绞痛、胸闷,疼痛感放射分布至肩颈、手臂、后背。且运动量增加时疼痛会加重,就需要特别留意这有可能是心肌梗塞的症状或前兆!务必尽速就医,寻求专业医师协助进行详细检查,厘清病因、对症调理,千万不可自行服用补气、补血药物,以免加重病情。
「内关穴」位在前臂,掌面侧,手腕横纹上2寸(3手指并拢的宽度)处。(图片/王心眉中医师提供) 「少冲穴」位置在小指头末梢指甲内侧缘,约0.2cm处。(图片/王心眉中医师提供) 「劳宫穴」的取穴方法为,将手握拳,中指所指之处即是。(图片/王心眉中医师提供) 心悸就是自己可以感觉到心跳的跳动节律不规则,或是忽然出现胸口闷闷、不舒服的症状;且上述症状,尤其易在情绪波动、过度劳累或睡眠不足的状态下特别容易发作。 想要预防心肌梗塞发生,戒除菸瘾、远离二手菸很重要。 「养生护心汤」的材料有,丹参20公克、川七15公克、西洋参15公克、桂枝10公克。
2022-11-11
mcxzy 阅读 47 次 更新于 2025-04-06 08:45:33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 身体不适 或许会让人意外,但老年忧郁症患者经常会抱怨有「腰痛」、「心悸」或「闹胃病」等身体不适的症状,这在专业上称为「身体化疾患」。 (编辑推荐:心律不整「心悸、胸闷」别轻忽!按3穴道自保) 患者会积极地四处就医,因此往往不会被认为是忧郁症,但如果一经确诊,适当用药就能大幅改善。 如果检查身体后没...

  • 炎炎夏日除了要预防中暑外,国健署再次提醒,若出现胸闷、左前胸或上腹部有压迫感、胸痛、呼吸困难、心悸、冒冷汗等症状,可能是心脏病征兆。时序入夏,天气高温炎热,除了要预防中暑,更要预防突发心血管疾病。国健署指出,由于夏天气温升高,人体血管扩张,血流量比平时增加,心脏负担变大,加上夏天流汗,...

  • 2. 颈部刮痧:颈部也是刮痧的重要部位之一。在颈部两侧进行刮拭,可以帮助缓解颈部肌肉的紧张,促进血液循环,有助于消除体内的火气。颈部刮痧对于缓解头痛、咽喉肿痛等症状有一定的帮助。3. 胸部刮痧:胸部刮痧主要涉及到前胸和胁肋部。这个区域的刮拭可以帮助舒缓胸闷、心悸等症状,也有助于去火。但是,...

  • 1.夏季养生小常识 七月养生保健重点是什么 中医认为夏季也是人体阳气最旺盛的时候,所以人们在七月工作劳动之时,要注意劳逸结合,保护人体的阳气。此时,由于天气炎热,人易感到心烦不安、疲倦乏力,因此要特别注意自我养护和锻炼,确保心脏阳气旺盛,以符合“春夏养阳”的原则。 对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来说,要保证充足的...

  • 稍微动一动就出汗、气喘,甚至有心悸的情形,两边脸颊也常常发红,这是由於血液循环出现障碍,使得头部充血,但下半身却感觉发冷,很可能是心脏出现血栓的徵兆。 脸色苍白,脉搏虚弱,较易出现胸闷、心痛等症,这是因为冠状动脉阻塞,心肌功能降低,心气不足,无力运血,血液循环因而变差,身体各机能也都会受影响而降低。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