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推拿方法

  导语:妈妈学会小儿推拿按摩手法,适当运用按摩手法给宝宝进行按摩,可以促进宝宝的生长发育。下面就由我为大家分享一些小儿推拿的方法,大家一起去看看吧!
  小儿推拿方法   一、推法
  用拇指或食、中二指指面沿同一方向运动称为“推法”。推法主要包括“直推、旋推、分推”三种。“直推”是在表皮进行操作,不要推挤皮下组织。“直推法”常用于“线状”穴位。“旋推”也是只作用于表皮,不得带动皮下组织。“旋推法”主要用于手部“面状”穴位。“分推”可横如直线,也可弯曲如弧线。
  二、拿法
  “拿法”是用拇指和食、中两指相对用力(或用拇指和其余4指相对用力),提拿一定部位和穴位,做一紧、一松的拿捏。拿法动作要缓和而有连贯性,不要断断续续;用力要由轻到重,不可突然用力。“拿法”刺激较强,常配合其他手法应用于颈项、肩部、四肢上的穴位和肌肉较丰满的部位。
  三、按法
  “按法”是用手指或手掌按压小儿的一定部位或穴位,逐渐用力向下按压。主要包括三种形式,分别为:“拇指按法”、“中指按法”和“掌按法”。“按法”是一种刺激较强的手法,常与“揉法”结合应用,组成“按揉”复合手法。“按揉”就是先按后揉,或者边按边揉。 详见小儿推拿网络课堂之小儿推拿基础知识视频
  四、摩法
  “摩法”是用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指腹或手掌掌面放在一定部位上,以腕关节带动前臂,沿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做环形抚摩。频率是每分钟摩动120次。
  五、捏法(捏脊)
  捏法是用拇指、食指、中指三指轻轻捏拿肌肤,作用于背部正中,又叫“捏脊”。从“长强穴”到“大椎穴”成一直线;操作时应由下向上捏拿。捏脊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拇指在前,食指在后;另一种是拇指在后,食、中两指在前。在捏脊时每捏3~5遍后,在第4或第6遍时,每捏3次,将肌肤捏住向上提拉一次,称“捏三提一”,也可以“捏五提一”。
  六、揉法
  “揉法”是用手指的罗纹面、大鱼际或手掌,作用于一定的部位或穴位上,做环形揉动。一般以每分钟揉120-160次为宜。“揉法”分为“指揉法”、“掌揉法”和“鱼际揉法”。用手指的'罗纹面作用于穴位做环形揉动叫“指揉法”;用手掌的大鱼际作用于治疗部位做环形揉动叫“鱼际揉法”;用手掌(掌跟)作用于治疗部位做环形揉动叫“掌揉法”。 详见小儿推拿网络课堂之小儿推拿基础知识视频
  七、掐法
  “掐法”是用指甲着力重按穴位。运用掐法时要用指甲垂直用力按压重刺,不得抠动而掐破皮肤。“掐法”是强刺激手法之一,常用于点刺穴位,是“以指代针”之法。掐后常用拇指揉法,以减缓局部不适。
  八、擦法
  “擦法”是用手掌、鱼际或食、中指二指罗纹面着力于一定的部位,做往返的直线擦动。包括“指擦法”、“鱼际擦法”和“掌擦法”。擦时不论是上下方向或左右方向,都应直线往返,不可歪斜;往返距离要长。着力部位要紧贴皮肤,但不要硬用压力,以免擦破皮肤。用力要稳,动作要均匀连续、呼吸自然,不可屏气。
  九、搓法
  “搓法”是用双手的掌面夹住或贴于一定部位,相对用力作快速搓转或搓摩,并同时作上下往返的移动。可以用双掌小鱼际(手掌内侧,即近小指的一侧肌肉隆起的部分)夹住某部位作搓揉;也可以用单掌贴于某部位作单向搓摩。“搓法”用于上肢时,要使上肢随手法略微转动;“搓法”用于腰背、胁肋时,主要是搓摩动作。搓法常用于腰背、胁肋及四肢。
2022-08-13
mcxzy 阅读 7 次 更新于 2025-04-07 03:32:48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首先,是“开天门”的手法。此手法操作在两眉中间至前发际的直线上,以拇指指腹在穴位上做直线推动,自下而上交替直推50至100次。操作时需注意用力柔和均匀,推动时要有节律,频率约为每分钟200至300次。这一步骤具有醒脑、镇惊、安神的功效。接着是“推坎宫”的步骤。这一手...

  • 此外,家长可将食指与中指置于孩子肚脐周围,顺时针轻柔按摩,约100次;再用两拇指从肚脐眼中间向外推,重复100次。在腿部足三里穴位,用拇指轻揉约100次。这些推拿手法有助于缓解孩子的呕吐症状。值得注意的是,孩子呕吐原因多样且复杂。如症状严重,建议首先前往专业医疗机构进行检查,切勿盲目在家自行治疗...

  • 首先,我们来介绍“开天门”的方法。位置在两眉中间至前发际成一直线。操作手法是用拇指指腹在穴位上做直线推动,自下而上交替直推50至100次。这个方法的功用在于醒脑、镇惊、安神,操作时用力需柔和均匀,推动要有节律,频率约为每分钟200至300次。接下来是“推坎宫”,位置自眉头沿眉心向眉梢成一横...

  • 首先,家长可以将双手摩擦发热后,将掌心放在孩子的腹部,特别是肚脐上方,进行顺时针按摩,约50次后改变方向,进行逆时针按摩。这种方法被称为摩腹,是小儿推拿中常用的一种手法。其次,捏脊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在操作过程中,需先将双手搓热,然后沿着婴儿脊柱的两侧,将皮肤轻轻捏起,并一边捏一边向上...

  • 1、开天门 位置:天门位于印堂至前发际一线。操作:两拇指交替自印堂向上至前发际,直推30-50次。功效:发汗解表,开窍醒神。2、推坎宫 位置:坎宫位于眉头至眉梢一线。操作:拇指自眉心向眉梢分推,30-50次。功效:疏通经络,醒脑明目,止头痛。3、揉太阳 位置:太阳穴位于眼角与眉角连线交点后一指...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