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经在哪里

足阳明胃经是有关于消化系统非常重要的穴位。是从头部开始,经脖子、胸、腹、下肢以至足尖厉兑穴,非常长的经脉,主要的穴位有四十五个。消化系统有障碍时,会出现疲劳、身体倦怠、缺乏元气等症状。皮肤没有光泽,显黑、黄。嘴唇容易破裂,有纵形皱纹,唇边容易溃烂。发声无力,发音模糊。精神不振,迟疑不决,闷闷不乐,经常苦恼,因此更加重消化系统的负担。有喜吃甜食的倾向。此外,对清淡的食物有偏好,不爱吃油腻的食物。若要长久保持同一姿势,则会坐立难安,无法镇定下来。因为胃经的异常,经常被原因不明的头痛所苦恼。出现前头部和眼睛的疼痛、鼻塞、喉咙痛、腹胀等症状。脚部觉得虚弱、麻痹。出现以上所述的症状,请刺激位于胃经上的穴位,症状就会有显著的改善。
胃经的准确位置
足阳明胃经:从鼻旁开始(会迎香穴),交会鼻根中,旁边会足太阳经(会睛明穴),向下沿鼻外侧(承泣穴、四白穴),进入上齿槽中(巨髎穴),回出来夹口旁(地仓穴)环绕口唇(会人中穴),向下交会于颏唇沟(会承浆穴);退回来沿下颌出面动脉部(大迎穴),再沿下颌角(颊车穴),上耳前(下关穴),经颧弓上(会上关穴、悬厘穴、颔厌穴),沿发际(头维穴),至额颅中部(会神庭穴)。
人体足阳明胃经图
它的支脉:从大迎前向下,经颈动脉部(人迎穴),沿喉咙(水突穴、气舍穴,一说会大椎穴),进入缺盆穴(锁骨上窝部),通过膈肌,属于胃(会上脘穴、中脘穴),络于脾。
外行的主干:从锁骨上窝(缺盆)向下,经乳中(气户、库房、屋翳、膺窗、乳中、乳根),向下夹脐两旁(不容、承满、梁门、关门、太乙、滑肉门、天枢、外陵、大巨、水道、归来),进入气街(腹股沟动脉部气冲穴)。
它的支脉:从胃口向下,沿腹里,至腹股沟动脉部与前者会合。——由此下行经髋关节前(髀关),到股四头肌隆起处(伏兔、阴市、梁丘),下向膝髌中(犊鼻),沿胫骨外侧(足三里、上巨虚、条口、下巨虚、,下行足背(解溪、冲阳),进入中趾内侧趾缝(陷谷、内庭),出次趾末端(厉兑)。
它的支脉:从膝下三寸处(足三里)分出(丰隆),向下进入中趾外侧趾缝,出中趾末端。
另一支脉:从足背部(冲阳)分出,进大趾趾缝,出大趾末端,接足太阴脾经。
本经一侧45穴(左右两侧共90穴、,其中15穴分布于下肢的前外侧面,30穴在腹、胸部与头面部。首穴承泣,末穴厉兑。主治肠胃等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某些病症和咽喉、头面、口、牙、鼻等器官病症,以及本经脉所经过部位之病症。
足阳明胃经穴位:承泣穴、四白穴、巨髎穴、地仓穴、大迎穴、颊车穴、下关穴、头维穴、人迎穴、水突穴、气舍穴、缺盆穴、气户穴、库房穴、屋翳穴、膺窗穴、乳中穴、乳根穴、不容穴、承满穴、梁门穴、关门穴、太乙穴、滑肉门穴、天枢穴、外陵穴、大巨穴、水道穴、归来穴、气冲穴、髀关穴、伏兔穴、阴市穴、梁丘穴、犊鼻穴、足三里穴、上巨虚穴、条口穴、下巨虚穴、丰隆穴、解溪穴、冲阳穴、陷谷穴、内庭穴、厉兑穴。2017-11-07
mcxzy 阅读 17 次 更新于 2025-04-06 09:06:42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胃经的主要穴位有足三里,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下四横指、胫骨边缘。它具有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之功能。胃经的循行路线如图所示。每天上午7点到9点是胃经当令的时候,可适当的敲敲胃经,不仅可促消化,而且有利于营养成份的吸收及体内毒素的排泄,有助于减肥。

  • 足阳明胃经:从鼻旁开始(会迎香穴),交会鼻根中,旁边会足太阳经(会睛明穴),向下沿鼻外侧(承泣穴、四白穴),进入上齿槽中(巨髎穴),回出来夹口旁(地仓穴)环绕口唇(会人中穴),向下交会于颏唇沟(会承浆穴);退回来沿下颌出面动脉部(大迎穴),再沿下颌角(颊车穴),上耳前(下...

  • 脾胃经在哪里?脾经起于足大趾的末端,沿着大趾内侧赤白肉际,经过大趾本节后的跖趾关节后面,上行至内踝前面,再上腿肚,沿着胫骨后面,交出足厥阴经的前面,经膝部股内侧前缘,进入腹部,,通过横膈上行,挟咽部两旁,连系舌本,分散于舌下。胃经起于鼻翼两侧,下行到鼻根部,向下沿着鼻的外侧,进入...

  • 足阳明胃经在头部,足太阴脾经在脚部,横脉在腹部。1、足阳明胃经起始于鼻旁,向上行至鼻根,然后沿着鼻侧的外缘下行,入上当中,环绕口唇儿一圈儿,然后交会于颏唇沟,循行过下颌,上行至耳前,在头脚截止。2、足太阴脾经的循行路线起于足大趾,循于脚内侧,经过内踝,并沿腿部内侧直上,进入腹腔...

  • 1. 手太阴肺经:起于中焦,向下联络大肠,回绕胃上口,通过横膈,属于肺脏。从肺系(肺与喉咙相联系的部位)横行出于中府,向下沿上臂内侧,行于手少阴经和手厥阴经的前面,下行至肘窝中,沿着前臂内侧前缘,进入寸口,经过鱼际,沿鱼际边缘,出拇指内侧端(少商)。2. 足阳明胃经:起于鼻翼两侧(迎香...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