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灸治疗耳聋穴位在哪

我以前就一直认为人的耳聋都是一种原因引起的,中医针灸治疗耳聋穴位在哪啊,我接触到中医后才慢慢的了解到一些平时生活中针灸的常识,耳聋的治疗分为好几种,也就是说耳聋分为好几种。不同的耳聋有不同的治疗方法,所达到的效果就不同,下面就和大家讲讲中医针灸治疗耳聋的这些事情。

1. 肝火上扰

主症:卒然耳鸣耳聋,耳鸣如闻潮声,或如风雷声,耳聋时轻时重,每于郁怒之后,耳鸣耳聋突发加重,兼有耳胀耳痛感,或有头痛眩晕,目赤口苦,心烦易怒,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弓玄数。

治法:清肝泄热开窍。

取穴:听宫、耳门、翳风、中渚、听会、太冲、行间。

方义提要:听宫为局部取穴,可疏通耳部经络气血;耳门、翳风、中渚属三焦经,听会属足少阳胆经,均通于耳部,取之可疏通手足少阳之经气。取太冲,行间以清肝泻热。

随症选穴:兼感风热之邪加外关、风池。

操作要点:听宫、耳门、听会针刺要深,刺时令病人张口,可刺入1.5寸左右,行捻转法,使耳内有针感后即出针。余穴均用泻法。

2.痰火郁结

主症:双耳鸣响如蝉不断,有时闭塞如聋;胸脘痞闷,痰多,二便不爽,舌台腻,脉滑数。

治法:清化痰浊。

取穴:听宫、耳门、翳风、丰隆、内庭、外关。

方义提要:本方取听宫、耳门、翳风,以开耳窍之壅塞;取丰隆、内庭,清热化痰,和胃降浊;取外关以疏通少阳经气,使耳复聪。

随症选穴:胃纳不佳加足三里。

操作要点:取听宫、耳门时,令病人张口,针刺如前。余穴皆用泻法。

3.肾精亏损

主症:耳鸣、耳聋经久不愈,夜间较甚。兼见头晕目眩,腰背酸痛,遗精滑泄。舌质红或淡,脉细弱。

治法:补肾填精。

取穴:肾俞、肝俞,关元、三阴交、听宫、听会。

方义提要:本方取肾俞、肝俞、肝肾同补,加关元,充实下元,填精益肾;三阴交调补三阴之不足;听宫为手足少阳,手太阳之会,听会属足少阳胆经,取之以疏调少阳,开通耳窍。

随症选穴:遗精加精宫、太溪;阳痿加命门。

操作要点:取听宫、听会穴时,令患者张口,针刺如前。余穴施以补法,并可配合灸法。

4.脾胃虚弱

主症:耳鸣乍轻乍重,遇劳则甚,久延则成耳聋,面色少华,头晕神疲,四肢乏力,纳食不香,大便溏薄。舌苔薄白,脉细。

治法:健脾益气升阳。

取穴:睥俞、气海、足三里、百会、听宫。

方义提要:本方取脾俞、足三里以调脾胃而补中气;取气海以培补元气;取百会以升清阳之气;听宫为局部取穴,可疏通耳部经络气血,宣通耳窍。

随症选穴:便溏加天枢,食欲不振加中脘。

操作要点:施以补法,并可配合灸法。

上面介绍的都是中医针灸治疗耳聋穴位在哪的简单的说明。患上耳聋要想能快速的康复或有好转,就要先搞清楚耳聋是什么病症引起的,知道是什么引起的,在对症运用针灸治疗耳聋,就会事半功倍了。病情就会能很快的有所好转。祝你身体健康。2023-02-18
mcxzy 阅读 36 次 更新于 2025-04-07 13:28:18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此外,可以配合太阳穴或手上外关祛风穴位。肝胆火盛的患者突发耳聋,可配合脚上的太冲穴、侠溪穴等可以疏散肝胆火热,配合起来效果更好。

  • 中医针灸调治耳鸣耳聋的方法一般通过选择穴位改善,比如中渚穴、太冲穴、肾俞穴等。1、中渚穴:在手背部,采用中医针灸的方法,起到疏散经络气血的作用,缓解耳鸣耳聋的症状。2、太冲穴:在足背侧,通过针灸太冲穴能起到清肝明目和止痛等作用,改善耳鸣耳聋的症状。3、肾俞穴:位于人体腰部,有调理身体的...

  • 在治疗耳聋疾病时,针灸疗法常被采用,且疗效显著。翳风、听宫、听会、中渚和侠溪是常用的穴位,这些穴位对于改善听力有显著效果。对于实证耳聋,可以加用合谷、后溪、外关和太冲穴位。合谷有助于疏风解表,后溪和外关则能通经活络,太冲则能够调肝疏气,共同作用以缓解症状。而对于虚证耳聋,则可考虑加用...

  • 突发性耳聋是一种常见的耳科疾病,通过针灸治疗可以缓解症状。常用的穴位包括太冲穴、合谷穴、翳风穴和耳门穴。太冲穴位于足背部,大趾与第二趾之间的凹陷处,具有平肝熄风、疏肝解郁的功效。合谷穴位于手背部,拇指与食指之间的高骨处,能够疏风解表、清热解毒。翳风穴位于耳垂后方,下颌角前方,有助...

  • 突发性耳聋针灸的穴位主要包括翳风穴、听会穴、中注穴、侠溪穴、太溪穴、三阴交穴和足三里穴。具体情况如下:主穴:翳风穴、听会穴、中注穴、侠溪穴、太溪穴、三阴交穴、足三里穴。这些穴位是针灸治疗突发性耳聋时常用的主要穴位。肝经郁火:若患者症状表现为肝经郁火,可加刺太冲穴、丘墟穴,以加强...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