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什么是虚,实,寒,热?.各有哪些症状?

寒热虚实的常见症状鉴别之呕吐

呕吐是指胃内容物从口中吐出。多由外感,内伤,或饮食不节等引起,临床当辨清寒热虚实的不同,博粹堂中医讲。

突然呕吐,来势较急,伴恶寒发热,头痛,或胸闷不舒,心中懊(忄农),胃脘疼痛,腹泻,苔白,脉浮数者,是外邪犯胃之呕吐。为外邪犯胃。胃失和降所致。

呕吐酸腐,脘腹胀满,疼痛拒按,暧气厌食,吐后舒畅,大便或溏或秘,苔厚腻,脉滑实者,是食滞呕吐。为暴饮暴食,中焦气机阻滞,胃气上道所致。

呕吐酸腐,脘腹胀满,伴胁肋满痛,郁闷不舒,暧气频多,舌红,苔薄腻,脉弦者,是肝气犯胃之呕吐。为肝气郁结犯胃,胃气上道所致。

呕吐痰涎或清水,伴胃院痞满,纳差,头眩心悸,苔白或润,脉沉者,是饮停中焦之呕吐。气化不利,饮停中焦,升降失司,则呕吐痰涎或清水。

胃脘不舒,食入作胀,甚则恶心呕吐,神疲乏力,面色晄白,口渴,喜温,四肢欠温,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腻,脉弱者,是脾胃虚弱之呕吐。脾胃虚弱,健运失司,胃气上逆则恶心呕吐。

呕吐反复发作,或为干呕,口干欲饮,饥而不欲食,舌红,苔少,脉细数者,是胃阴不足之呕吐。

胃阴不足,胃失濡养,中焦气机升降失司则呕吐。

干呕,吐涎沫,巅顶痛,四肢欠温,纳呆喜温,苔白腻,脉沉者,是肝胃虚寒之呕吐。为肝胃虚寒,浊阴上逆所致。

恶心呕吐,心下痞满,肠鸣下利,舌红,苔黄,脉弦者,是痞证之呕吐。为寒热错杂,中焦气机升降失司所致。2019-02-06
从中医上讲,人的体质有虚、实、寒、热之分,那么区分人体属热证还是寒证,比较简单的检测方法是: 若感到喝热水舒服,大体属寒证,一般来说,虚寒体质的人基础代谢率低,体内产热量少,四肢即便在夏季也是冷的,他们面色较常人白,很少口渴,也不喜欢接触凉的东西,包括进空调房间。 若感到喝凉水舒服,大体属热证,实热体质的人代谢旺盛,产热多,经常脸色红赤,口渴舌燥,喜欢吃冷饮,易烦躁,常便秘。2019-02-06
mcxzy 阅读 8 次 更新于 2025-04-18 07:04:29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①在中医理论中,“虚实”是辨别疾病状态的两个基本概念。实证指的是病邪气盛,虚证指的是正气不足。正如《素问·通评虚实论》所说:“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实证与虚证的区别在于邪正双方的盛衰情况。②“寒热”在中医中不仅仅指自然界的温度变化,更是用来描述人体阴阳平衡状态的术语。《素问...

  • 中医八纲是指阴、阳、表、里、寒、热、虚、实这八个纲领,它是中医学辨证论治的理论基础。中医通过望、问、闻、切四诊,对疾病从这八个方面进行详细分析,以此判断疾病的性质、病变的部位、病情的轻重以及邪正的盛衰等。具体来说,阴阳是辨别疾病性质的两纲,阳证通常表现为兴奋、躁动等属性,而阴...

  • 1. 实寒与虚寒是中医理论中的两种不同类型的寒证。实寒指的是体内有实质性的寒邪,通常由于外感寒邪或饮食生冷等原因引起。治疗实寒通常采用温散的方法,如使用温热药物来驱散寒邪。2. 虚寒则是指体内阳气不足,无法温煦身体,导致感到寒冷。虚寒多由于体质虚弱、久病耗伤阳气等原因造成。治疗虚寒时,...

  • 虚是指人体正气不足,通俗就是你身体的元气受损,不够用了,所以你会感觉不想说话,面白,精神萎靡,身倦乏力等。实是指邪气盛,通俗说就是你身体多出了一些让你生病的东西,就像清水中倒入了脏水,所以你会感觉呼吸气粗,身体各方面都感觉胀,按了会痛等。寒指寒邪入侵机体,打破了原有的平衡,所以...

  • 中医讲究八纲辨证,这是一种综合分析人体状况的方法。八纲包括阴阳、表里、寒热、虚实。阴阳为总纲,统率其他四纲。表、热、实属阳;里、寒、虚属阴。表里辨证则是用来辨别疾病所在部位深浅和病情轻重的一种方法。通常,表证表示病位较浅,症状出现急促,可能有发热、头痛、咳嗽等症状。里证则表示病位...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