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属水 《黄帝内经》之肾,为先天之本,藏志(记忆),腰为腑,五行属水;藏精、主生长发育与生殖;主水;主纳气;其体为骨,其骨生髓,其华在发、开窍于耳及二阴,其志为恐,其液为唾,与膀胱相表里。通自然:...
《黄帝内经》精华,一定要背下来
1 个回答医识问答网专题活动
1、人是自然界中最珍贵的存在。2、生命源于阴阳的和谐。3、人从出生便与阴阳之气紧密相连。4、高明的医生应先预防疾病,而非治疗。5、眼睛的明亮和面部色泽反映内在五脏之气。6、耳朵是人体脉络汇聚之处。7、前阴是筋的汇聚点,亦是经络交汇之处。8、五脏的精气来源于胃,胃是五脏之本。9、五脏...
1. 子时(23点 — 次日1点):胆经当令,此时阴气最盛,阳气初生,胆气升发。《内经》称“十一脏取决于胆”,因此子时睡眠对健康至关重要。2. 丑时(1—3点):肝经当令,肝主疏泄,调节血量,供应脏腑、肢体和精神需求。丑时宜保持肝血充足,有利于肝脏功能正常发挥。3. 寅时(3—5点):肺经...
《黄帝内经》的基本精神在于强调整体观念和阴阳五行理论,指导中医理论与实践。其内容丰富,涵盖了病因病机、诊法治则、预防养生和运气学说等多个方面,对中医理论与实践有着深远的影响。
其实, 养生 与十二时辰密切相关。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医学著作《黄帝内经》中就提出了 养生 与时辰的密切关系。即每个时辰对应人体一条经脉,每条经脉又联系着相应的脏腑。“时辰应脏”指五脏之气在日周期十二时辰中衰旺节律,揭示五脏在时间变动中,各有衰旺不同的生理活动状态。子时:(23点 — 次日1...
《黄帝内经》灵枢·根结第五的原文欣赏如下:核心观点:- 强调了阴阳平衡的重要性,以及根结理论在针灸治疗中的应用。- 描述了十二经脉的根结部位及其与五脏六腑的关系。- 提出了根据个体体质差异进行针灸治疗的观点。原文精华:1. 阴阳之道: - 歧伯曰:天地相感,寒暖相移,阴阳之道,孰少孰多,...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 背诵《黄帝内经》有感 19次阅读
- 霍乱病症 26次阅读
- 有什么中成药健脾补肾? 17次阅读
- 学伤寒太阳病总纲 24次阅读
- 盘点黄芪的养生功效和食用方法 7次阅读
- 三伏灸灸哪些部位 艾灸为什么不能晚上灸 22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