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之养生要调节情绪

养生 要调节情绪 的各种生理活动,不良的状态会给人的身体 健康 带来不自的后果。

《黄帝内经》 有云:“怒则气逆,甚则呕血及飨食泄,故气上矣”的说法。

高兴愉快、欢乐等是积极的良好情结,它们能提高人的种系的活力,保持机体内分泌的平衡,使体内各器系的活动协调一致,有助于充分发个机体的潜在能力,因此能使人精力充沛、身体 健康 。由此看来,如何保持良好的情结,己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下列途径将有助于:

1、加强思想修养、用理智代替感情,对人生、对 社会 持正确态度;正确观察分析客观事物,冷静保持良好的情绪。稳妥处理各种问题,打消不合现实的想法与要求。

2、尽快消除不愉快事情的困扰。

3、心胸宽阔,为人宽容、和善,搞好人际关系,创造宽松和谐的环境。

4、控制自己的情绪,避免狂喜、暴怒,善于用理智驾驭自己的感情;一旦发生急剧反常的情况应迅速用转移法转移。

5、积极参与正当 社会 活动,调节 情感 ,增进友谊。坚持身体锻炼。俗话说,“ 健康 的精神,寓于 健康 的身体”。只有体格强壮,才会朝气蓬勃,充满活力,易于保持乐观向上的积极情绪。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全球性研究发现,在保持 健康 的四大基石中,合理膳食的重要性,适量运动为15%,戒烟限酒占10%,而心理平衡占了50%。所以要保持 健康 最要紧的是:保持平和的心态,要多看自己的优点,千万不要做无谓的横向或纵向的比较,否则容易产生心理失衡力陡然上升。当然,欲望是无止境的,不平衡是绝对的。所以做人必须学会放弃,学会自我我减压,只有这样才能摆脱心理上的不平衡,才能永葆淡泊、乐观的良好心态。2022-07-14
mcxzy 阅读 14 次 更新于 2025-04-04 12:04:41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这可认为是《黄帝内经》对春季养生提出的总则,它指出在春令季节,人们应从精神调摄、生活起居、运动健身等诸多方面,以“生”为中心对人体进行调养。1、调情怡性以畅升降之机 养生以调神为第一要义,神明则形安。所谓调神,主要是指对意识思维情绪的调节。《黄帝内经》中提出:志闲而少欲,心安而...

  • 此外,对于眼和耳这两个重要的感官器官,《黄帝内经》也提出了“抑目静耳”的养生之道。眼和耳是接受外界刺激的主要器官,其功能受着人的精神主宰和调剂。若我们能做到“目清耳静”,即神气内守而心不劳,那么我们的身心便能保持和谐与平衡。反之,如果“目驰耳躁&rdquo...

  • 另外,就是秋季要做到早卧早起,调整好睡眠时间,否则整天昏昏沉沉,心情也很难明朗起来。除了要心平气和之外,还要做到心神安宁。这就是《黄帝内经》里常说到的:“使志安宁”。这样避免受到一些外部环境变化而导致身体变化。2、别让自己的大脑管得太多 人与动物的区别是,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高级动物。...

  • 1. 饮食养生法:《黄帝内经》强调,饮食的合理性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建议按照季节变化选择食物,顺应自然规律,并根据个人体质差异,调和阴阳五行。应适量食用营养丰富且易于消化的食物,避免过于油腻和辛辣,保持饮食平衡。2. 情志养生法:该经典指出,情志对人体健康有很大影响。保持愉快的心情和平和的心态...

  • 情绪养生之道 《黄帝内经》讲:“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人人都有喜怒悲恐惊,情绪的产生是五脏运动变化的结果,而且人的五脏与人体的情绪有明确的对应关系。调整好自己的情绪能让自己拥有健康的体魄和愉悦的心情。肝在志为怒,心在志为喜,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忧,肾在志...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