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全文注解《伤寒论》的是什么?

首次全文注解《伤寒论》的是成无己。
成无己,聊摄人,约生于北宋嘉祐八年或治平元年(1064年),卒于金正隆元年或金正隆二年,享年九十余岁。成无己在50岁左右始开始注《伤寒论》,历时40年方成定稿即《注解伤寒论》,这是《伤寒论》成书千余年间首次全文注释《伤寒论》者,并成为明清以后医家研究《伤寒论》的唯一善本。

人物成就
在成氏之前,研究《伤寒论》者虽然已有孙思邈,在其同时代亦有朱肱、庞安时等人,但他们均未对《伤寒论》原文进行注解。为《伤寒论》作注,可以说前无古人,其难度之大可想而知,这要求注者不仅要有丰富的医学实践经验,还要广泛地涉猎古今医书,做到胸中了然而无惑,且要有文字学、训诂学等小学功底,才能究旨穷经。
《注解伤寒论》是成无己专力钻研书数十年,以《内经》《难经》理论为依据,对《伤寒论》书进行了全面注释,是现存最早的《伤寒论》全注本,全书共10卷,二十二篇,成书于金皇统四年(公元1144年),这本书以王叔和整理的《伤寒论》为蓝本,依据《内经》《难经》之理论逐条阐释仲景原文,用以经注论、经论结合的方法,阐明学理,使《伤寒论》第一次获得理论上的说明。
2022-03-26
mcxzy 阅读 20 次 更新于 2025-04-19 20:00:56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首次全文注解《伤寒论》的是成无己。成无己,聊摄人,约生于北宋嘉祐八年或治平元年(1064年),卒于金正隆元年或金正隆二年,享年九十余岁。成无己在50岁左右始开始注《伤寒论》,历时40年方成定稿即《注解伤寒论》,这是《伤寒论》成书千余年间首次全文注释《伤寒论》者,并成为明清以后医家研究...

  • 成无已,金.聊摄人,首次全文逐条注解《伤寒论》,开《伤寒论》注释之先河,尚有《伤寒明理论》三卷,《伤寒药方论》一卷等著作。成氏注《伤寒论》一书,古今书目及引书著录多不同,究其原因,或许成氏注本,原来可能只名《伤寒论》,其他冠词及辍语,或系后人所知,故历代著录名称极多。

  • 《伤寒杂病论》问世以后不久,由于战乱原著散失,后人分别搜集其中的伤寒部分和杂病部分,整理成两部书,即《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伤寒杂病论》是我国医学发展史上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它成书以后,一直指导着后世医家的临床实践。 公元265-960年(晋-五代) 这一时期,有不少医家从事《内经》的整理和注释工作...

  • 《伤寒杂病论》是中国传统医学著作之一,作者是张仲景,至今是中国中医院校开设的主要基础课程之一。2003年非典期间,该书和张仲景便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伤寒杂病论》系统地分析了伤寒的原因、症状、发展阶段和处理方法,创造性地确立了对伤寒病的“六经分类”的辨证施治原则,奠定了理、法、方、...

  • 总之,“道”是唯物还是唯心论,学者们一直有根本不同的看法。 [解读] “道”的革命性和权威性 “道”这个哲学概念,首经老子提出。 这个颇带东方神秘主义的名词,在《老子》一书中频频出现,它有时似乎在显示宇宙天地间一种无比巨大的原动力;有时又在我们面前描画出天地混沌一片的那种亘古蛮荒的状态;或展示天地...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