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关穴的说明

外关穴在尺骨与桡骨之间,深部有小指伸肌、指伸肌、拇长伸肌和示指伸肌;布有头静脉和贵要静脉的属支、骨间后动、静脉;有前臂后皮神经和骨间后神经分布。 外关穴为人体手少阳三焦经上的重要穴道。外关。外,外部也。关,关卡也。该穴名意指三焦经气血在此胀散外行,外部气血被关卡不得入于三焦经。本穴物质为阳池穴传来的阳热之气,行至本穴后因吸热而进一步胀散,胀散之气由穴内出于穴外,穴外的气血物质无法入于穴内,外来之物如被关卡一般,故名。

外关穴位的作用功效】

【主治病症】头痛、耳鸣、便秘等。

【作用功效】外关穴,疏风、清热、利胁;祛火通络。

【古代记述】发热恶风、关节酸痛、胸满拘急、半身不遂、腰脚枸挛、偏正头风、手足顽麻、眼中冷痛、瘰疬结核、耳鸣耳聋、臂痿不仁、肘腕酸重、胁肋疼痛、腹痛便秘、五指尽痛不能握物。

【近人报道】感冒、肺炎、腮腺炎、中耳炎、遗尿、腕下垂。

临床常用于治疗偏头痛、高热、神经性耳聋、肋间神经痛、落枕、急性腰扭伤等。配太阳、率谷主治偏头痛;配足临泣治疗耳聋、目痛、颊肿、项强、肩痛;配后溪主治落枕;配阳池、中渚主治手指疼痛、腕关节疼痛。

【备注】络穴;八脉交会穴(通于阳维脉)

【外关主治】手指疼痛,肘臂屈伸不利,肩痛,头痛,目赤肿痛,耳鸣,耳聋,热病,胸胁痛。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阳气。

【运行规律】一是循三焦经上传于支沟穴,二是别走心包经,三是上行于天部并交于阳维脉。

【功能作用】联络气血,补阳益气。

【治法】寒则补之灸之,热则泻针出气。2022-07-30
mcxzy 阅读 113 次 更新于 2025-04-20 09:32:16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外关穴为人体手少阳三焦经上的重要穴道。外关。外,外部也。关,关卡也。该穴名意指三焦经气血在此胀散外行,外部气血被关卡不得入于三焦经。本穴物质为阳池穴传来的阳热之气,行至本穴后因吸热而进一步胀散,胀散之气由穴内出于穴外,穴外的气血物质无法入于穴内,外来之物如被关卡一般,故名。

  • 外关穴系八脉交会穴之一,通阳维脉,有镇惊熄风、通经活络之功。治肘臂不得屈伸,五指不能握及耳聋等症。[5] 13 外关穴主治病证 外关穴主要用于头面、耳目及本经脉所过的疾患:如感冒,头痛,发热,耳鸣,耳聋,目痛,咽肿,口眼斜,瘰疬,胸胁痛,手颤指麻,肘臂屈伸不利,热病,目赤肿痛,肩背痛,肘臂手指疼...

  • 外关穴:位于前臂背侧,当阳池与肘尖的连线上,腕背横纹上2寸,尺骨与桡骨之间。按摩此穴可辅助治疗中耳炎引起的头痛等症状。注意:虽然按摩上述穴位对中耳炎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但并不能完全替代正规医疗治疗。在出现中耳炎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根据医生建议进行规范治疗。

  • 外关穴: 手臂外侧,腕横纹三指处, 缓解胁肋疼痛 ;内关穴: 手臂内侧,腕横纹三指处, 养肝护肝,调畅气血 ;合谷穴: 拇指、食指掌骨间,又称虎口。 缓解疼痛、恶心、失眠 ;劳宫穴: 手指轻握,中指指尖处;涌泉穴:脚趾向内弯曲形成的凹陷处。这两个穴位按揉可缓解 眼干、耳鸣 等症状。风池...

  • 取此穴位时应让患者采用正坐或仰卧,俯掌的姿势,外关穴位于人体的前臂背侧,手脖子横皱纹向上三指宽处,与正面内关相对。(或当阳池与肘尖的连线上,腕背横纹上2寸,尺骨与桡骨之间。)(详见此上肢穴位图相关图示) 主治疾病: 此穴的主治疾病为:手脚麻痹、肘部酸痛、手臂疼痛、偏头痛、落枕、肋间神经痛等。该穴为...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