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治水肿吗

艾灸可以调理水肿的问题,也要具体的判断其他相关症状有哪些,直接配穴是存在问题的,确实会跟肾有关系,但不能因为肾主水就说是肾有问题,也有可能跟脾有关,脾主运化(只是可能)。所以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2018-03-02
小腿水肿----其本在肾,其末在肺。肺主气,肾主水,水为阴,阴为患,阳不化阴而至阴盛水邪泛滥,五脏阳气受阻,不能发挥温化水液的功能, 停聚,变为水饮,而成肿胀。建议灸-----脾俞 肾俞 神阙 关元 三阴交 太冲2012-07-19
水肿艾灸穴位脾俞:在背部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肾俞:在背部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肺俞:在背部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水分: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1寸。
阴陵泉:在小腿内侧,当胫骨内侧后下方凹陷处。
水沟:在面部,当人中沟上的三分之一与中三分之一交点处。
天枢:在腹中部,距脐中旁2寸。
中皖: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
神厥:在腹中部,脐中央。
命门:在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二腰椎棘突下凹陷中。
志室:在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二腰椎棘突下凹陷中。
三焦俞:在腰部,第一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三阴交: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大敦:在足部大拇指末节外侧,距趾甲角0.1寸。
足三里: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
膈俞:在背部,第七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
脾阳虚衰型水肿主要症状:身肿日久,腰以下为甚,按下去凹陷不易恢复,脘腹胀闷,纳减便溏,面色不华,神疲乏力,四肢倦怠,小便短少,舌质淡,苔白腻或白滑,脉沉缓,或沉弱。
艾灸取穴:肾俞,肺俞,命门,志室,膈俞,三焦俞,水分,阴陵泉,水沟,天枢,中皖,神厥,中极,三阴交,大敦,脾俞,足三里穴。
功效:温阳健脾利水。
肾阳衰微型水肿主要症状:水肿反复消长不已,面浮身肿,腰以下甚,按下去凹陷不起,尿量减少或反多,腰酸冷痛,四肢厥冷,怯寒神疲,面色恍白,严重者心悸胸闷,喘促难卧,腹大胀满,舌质淡胖,苔白,脉沉细或沉迟无力。
艾灸取穴:脾俞,肺俞,膈俞,三焦俞,水分,阴陵泉,水沟,天枢,中皖,神厥,中极,三阴交,大敦,足三里,肾俞,命门,志室穴。
功效:温肾助阳,化气行水。
2020-09-10
先去医院查清楚病因吧,没有器质性病变的话可以用2012-07-19
先去医院查清楚病因吧,没有器质性病变的话可以用2017-07-09
mcxzy 阅读 55 次 更新于 2025-04-05 00:52:40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艾灸肚脐能促进代谢,缩减脂肪。可用于治疗小便不利、腹水、水肿、肥胖等病症。理气养血、固经安胎:艾灸肚脐可以调理冲任,温补下元。可用于治疗妇女月经不调、痛经、带下、崩漏、不孕及黄褐斑、面色萎暗等病症。通经活络、行气止痛:艾灸肚脐能够通经活络,理气和血。可用于治疗痹症、手足麻木及酸痛等病...

  • 艾灸是一种有效调理肾虚水肿的方法。中医认为,膀胱是体内储存尿液的主要器官,尿频和尿急往往与膀胱功能失调有关。当身体出现阳虚、年龄增长或久病等情况时,容易导致肾阳不足,进而影响膀胱肌肉的控制。治疗原则是通过滋补脾肾,温阳固本,并在关元穴、气海穴和神阙穴进行艾灸。除了艾灸,刮痧也是调理肾气...

  • 第二、艾灸神阙穴可以治疗久病的消化系统疾病,比如说时间很久的腹泻、脱肛,这种病的非常久的疾病。第三、可以治疗水肿,对水液代谢异常的水肿、四肢肿有作用。第四、艾灸神阙穴还对四肢的冷痛有一定的效果。综上,这就是艾灸神阙穴的这么几大功效。

  • 具有温补阳气、益气养血的功效。缓解小便不利与水肿:利尿消肿:艾灸脐周区域对小便不利、水肿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有助于调节体内水液代谢。综上所述,艾灸肚脐眼在中医理疗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但请注意,在进行艾灸操作时,应由专业人员进行,以确保安全和效果。

  •   一般来说,轻微的水肿可以在几个小时内自行消退,而严重的水肿可能需要几天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完全消失。如果你出现了艾灸后水肿的情况,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缓解:1。 冷敷:用冰袋或冷毛巾敷在水肿处,可以缓解疼痛和肿胀。2。 按摩:轻轻按摩水肿处,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加速水肿的消退。 ...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