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会位于后发际正中直上五寸

关于百会位于后发际正中直上五寸如下:百会穴位于人体的头顶部,前发际线正中直上5寸处。
知识拓展
百会,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别名“三阳五会”。属督脉。位于头部,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位于帽状腱膜中;有左右颞浅动、静脉吻合网;布有枕大神经及额神经分支。主治头痛、目眩、鼻塞、耳鸣、中风、失语、脱肛、阴挺、久泻久痢等。平刺0.5~0.8寸,可灸。

临床运用
本穴有开窍醒脑、回阳固脱的作用。配脑空、天柱,可疏风散邪,主治头痛;配复溜、后溪,可滋阴潜阳、醒脑开窍,主治眩晕;配复溜、行间,可育阴潜阳、疏风止痛,主治头痛、眩晕;配行间、听会、复溜,可滋阴清热、醒脑开窍,主治耳鸣;配太冲、丰隆,可疏肝涤痰、开窍醒神,治疗中风。
配风府、阴陵泉,可疏风散寒,主治风寒头痛;配合谷、曲池,可疏风散热,治疗风热头痛;配二白、长强,可升阳举陷、益气固脱,主治脱肛;配维胞、归来,可益气升阳、举陷固中,主治阴挺;配合谷、足三里、天枢,可补中益气、升阳举陷,主治久泻久痢;配素髎、迎香,可补肺固表、疏经通络,主治鼻塞。

百会穴穴性属阳,又于阳中寓阴,故能通达阴阳脉络,连贯周身经穴,对于调节机体的阴阳平衡起着重要的作用。常用于治疗头痛、眩晕、健忘、失眠、惊悸、癔症、耳鸣、耳聋等。
现代常用于治疗耳鸣、腹泻、痢疾、发热、梅尼埃病、癔症等。配天窗穴,治中风失音不能言语;配百会、大肠俞穴;配脑空穴、天枢穴,治头风;配百会、水沟穴、京骨穴治癫痫发作。
2023-12-04
mcxzy 阅读 17 次 更新于 2025-04-08 05:54:15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关于百会位于后发际正中直上五寸如下:百会穴位于人体的头顶部,前发际线正中直上5寸处。知识拓展 百会,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别名“三阳五会”。属督脉。位于头部,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位于帽状腱膜中;有左右颞浅动、静脉吻合网;布有枕大神经及额神经分支。主治头痛、目眩、鼻塞、耳鸣、中...

  • 百会穴的准确位置如下:百会穴位于头顶部正中线上,前发际上五寸,后发际七寸的位置。也就是说,从前发际到后发际总共是十二寸,百会穴处于这个距离中偏前的位置,比正中间六寸的位置靠前一寸。另一种简便的取穴方法是利用耳尖定位:将耳朵从耳垂的位置开始向前折叠,得到的耳尖部位,两个耳尖的交叉...

  • 一、取穴步骤 【第一步】从眉间中点处向上推为头正中线,前发际正中至后发际正中为12寸,可分为12等分,每份1寸。【第二步】前2/3与后1/3交点处即为后发际正中直上4寸,为强间穴;【第三步】前7/12与后5/12的交点即为后发际正中直上5寸,其与1/2处的中点为5.5寸,为后顶穴;【第...

  • 百会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五寸。四神聪位于头部,距离百会在前后左右各一寸的位置,共有四个穴位。大椎穴位于第七颈椎棘突下。申脉穴在足外踝部,具 置为外踝直下方的凹陷中。照海穴位于足内侧,内踝尖下方的凹陷处。耳神门穴位于三角窝后三分之一的上部,即三角窝四区。缘中穴在对耳屏游离...

  • 定位这个穴道时可让患者采用正坐的姿势,百会穴位于人体的头部,头顶正中心,可以通过两耳角直上连线中点,来简易取此穴。或者是发际上5寸,后发际上7寸,前后发际之间的直线距离相当于12寸。或以两眉头中间向上一横指起,直到后发际正中点。(这个不是很通俗易懂。)直接上图。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