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5-09
三阴交穴的源流
2016-05-09
三阴交穴,古籍记载源流丰富。起源于《黄帝明堂经》,位于“内踝上八寸”的位置,这里的“三阴”特指足太阴经。宋代《千金》中,该穴被写作足太阴交。六朝时期,关于三阴交的位置,除了《千金》和《圣惠》等少数书籍提到“八寸”,大部分文献则记载为“三寸”。此前,足太阴经的位置在“内踝后白肉际...
足太阴部位移至“内踝上三寸”---十二经脉穴中唯一过于手足腕踝关节5 混淆源头:《灵枢卫气》足太阴之本“在中封前上四寸之中”,后世医家多理解为内踝上三寸,从而引起“足太阴”穴部位改变6 六朝时,足太阴与三阴交并未混淆7 六朝后,三阴交(足太阴交)与足太阴相混;至《千金翼》中“足太阴穴...
本穴物质有脾经提供的湿热之气,有肝经提供的水湿风气,有肾经提供的寒冷之气,三条阴经气血交会于此,故名三阴交穴。 基本介绍 中文名 :三阴交穴 释义:足部的三条阴经中气血物质 穴道位置 :在内踝尖直上三寸,胫骨后缘 取穴方法 :4指幅宽 基本信息,穴道经属, *** 功能,取穴方法,源流,研究进展,现代报导,肾绞痛...
三阴交穴 编辑本段三阴交穴源流 三阴交与足太阴 1 三阴交首见于《黄帝明堂经》,部位在“内踝上八寸”; 其中“三阴”指足太阴---三阴交,在宋本《千金》中作足太阴交; 2 六朝后,三阴交部位,除《千金》《圣惠》等书引文中作“八寸”外,所有文献均作“三寸”; 3 六朝前,“足太阴”位置“内踝后白肉际陷骨宛...
选穴:以任脉、足太阴脾经穴和背俞穴为主。取中脘、水分、天枢、脾俞、胃俞、大肠俞、足三里、三阴交穴。 随证配穴:腹痛者,加关元、神阙。 刺灸方法:针用补法,加灸。 方义:中脘、天枢、胃俞、大肠俞为俞募配穴法,以调理胃肠之气。脾俞、足三里健脾益气。三阴交、水分化湿止泻。 5.1.3.4 饮食疗法 5.1.3.4....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 刺激哪些穴位可以增高,或者达到增高的目的。 32次阅读
- 艾灸哪些部位可以长高 25次阅读
- 中医,在北京哪儿可以买到熬中药的锅子? 24次阅读
- 三阴交穴的相关解释 35次阅读
- 人的三阴交穴是什么部位 35次阅读
- 三阴交简介 126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