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哪里治便秘

1 肠胃积热型便秘 主要症状:大便干结,腹胀腹痛,面红身热,口干或口臭,小便短赤,舌红苔黄燥。
艾灸取穴:患者取仰卧位,施灸者取天枢穴,支沟穴,水道穴,归来学,丰隆穴,合谷穴,内庭穴施灸。
艾灸作用:通腑泄热,导滞通便。
疗程:症状不是很严重的患者一般只需治疗3-5次,症状较重或缠绵不愈者施灸6-15次,直至便秘症状好转。

2 气机郁滞型便秘 主要症状:大便不畅,欲解不得,甚则少腹作胀,嗳气频作,苔白。
艾灸取穴:患者取仰卧位,施灸者取天枢,支沟,水道,归来,太冲,内庭,中皖穴。
艾灸作用:行气导滞通便。
疗程:症状较轻者只需治疗3-5次,较重及缠绵不愈者灸6-15次,直至便秘症状好转。

3 阴寒积滞型便秘 主要症状:大便艰涩,腹中冷痛,面色青淡,小便清长,四肢不温,舌淡苔白。
艾灸疗法1:患者仰卧,施灸者取中皖,天枢,神厥,关元,足三里,气海,太溪等穴,俯卧位取脾俞,胃俞,大肠俞,命门,肾俞,关元俞等穴。
艾灸作用:温阳通便。
疗程:症状较轻者只需治疗3-5次,较重及缠绵不愈者灸6-15次,直至便秘症状好转。

4 气虚型便秘 主要症状:大便秘结,临厕无力努挣,挣则汗出气短,面白神疲,肢倦懒言,舌淡苔白。
艾灸疗法1:患者仰卧取中皖,天枢,神厥,关元,足三里,气海,三阴交等穴,俯卧位取脾俞,胃俞,大肠俞,膏肓穴施灸。
艾灸疗法2:患者仰卧取天枢,大横,腹结,中极,足三里,大敦,俯卧位取三焦俞,气海俞,大肠俞,支沟穴施灸。
艾灸疗法3.患者仰卧位取神厥穴施灸。
艾灸作用:补气通便。
疗程:症状较轻者只需治疗3-5次,较重及缠绵不愈者灸6-15次,直至便秘症状好转。

2022-11-11
mcxzy 阅读 9 次 更新于 2025-04-20 14:11:29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艾灸腹部、下肢、后背等部位对便秘有治疗效果,不少人出现便秘是由于肠道蠕动缓慢,肠道反复吸收粪便中的水分导致的,在艾灸时可以针对腹部的三阴交、神阙、关元、气海等穴位进行艾灸。对这些穴位艾灸不仅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同时还能够提高肠道免疫力,促进肠道的分泌功能,因此,能够达到缓解便秘的作用。足三里、...

  • 通常选用的穴位是腹部的天枢穴,关元穴,气海穴,中脘穴,以及下肢的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还可以选择背后的膀胱经大肠俞,小肠俞等穴位。艾灸对于寒性或者气虚便秘,效果相对比较好,同时在治疗时配合饮食,多吃粗纤维的食物,小米粥等健养脾胃,所以女性便秘时可以适当的选用艾灸来治疗。

  • 合谷穴位于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间,近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灸此穴可以疏泄大肠,改善便秘症状。中脘穴同样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上四寸处,灸此穴有助于调理脾胃,促进消化功能。上巨虚穴位于膝盖下方,小腿外侧,胫骨外侧一横指处,灸此穴能够调理大肠,改善便秘。无论是虚秘还是实秘,在施灸过程中,都需要...

  • 经常便秘的人一般可以艾灸天枢穴、大横穴,支沟穴等,便秘比较严重,也需要做好饮食上的调整或根据医生指导使用药物治疗。便秘和很多因素都有一定关系,可能是因为体内的经络不通以及血液循环不畅等引起的,所以通过艾灸是有一定作用的,但是在艾灸时要选择正确的穴位,在人体相对应的穴位内做艾灸,才可以...

  • 对于因肠道热引起的便秘,在艾灸时会选择大肠俞穴位,在人体的腰部第四腰椎棘突以下,通过此穴位的艾灸、按压,可起到理气、降逆、调和肠胃的作用,能缓解患者便秘。因人体气虚导致的便秘,通过艾灸足三里穴位有利于身体健康,可起到预防疾病、增进人体健康、缓解便秘的作用。寒性便秘可以加灸神阙,穴位在...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