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中药治疗方法?

痛风在我国过去认为少见,近年来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在西方成年人中为0.5~1%。因关节炎就诊者5%为痛风,而特发性高尿酸血症为5~20%。男性多见,好发年龄30~40岁,约50%有遗传家族史。多见于肥胖、脑力劳动者。发病似与啫酒、盛餐、过敏体质有关。女性痛风仅占5%,多数在更年期后发病。中医对痛风病因与发病机制的认识有以下几方面:
1.素体阳盛,脏腑蕴毒:脏腑积热是形成毒邪攻入骨节的先决条件,积热日久,热郁为毒是发生本病的根本原因。2.湿热浊毒,留注关节:湿热浊毒,根于脾胃,留滞经脉,壅闭经络,流注关节,若正虚邪恋,湿毒不去,循经窜络,附于骨节,形成痰核,坚硬如石。所以湿热浊毒是形成痛风石的主要原因。3.脾虚为本,湿浊为标:素体脾虚加之饮食不节,损伤脾胃,运化失调,酿生湿浊,外注皮肉关节,内留脏腑,发为本病。4.外邪侵袭:外邪留滞肌肉关节致气血不畅,经络不通,不通则痛,久则可致气血亏损,血热致瘀,络道阻塞,引起关节肿大、畸形及僵硬。中医治疗痛风一般都是采取的中药处方:
中医治疗痛风处方1:黄茋50克,妊娠、附子、制半夏、羌活、白芍、仙灵脾、萆薢、当归、枣仁、茯苓各9克,防风、细辛、独活、肉桂、炙甘草各6克,川芎4.5克。将上述药材水煎,日1剂,服3次这些处方平时操作起来麻烦,不容易坚持。针对痛风专家们更推荐痛风患者喝,克服了传统方法上的弊端,操作更方便,喝着口感好,效果佳。成分中富含多种人体必需的离子态碱性矿物质,能科学有效地中和、溶解人体内日常过量产生的尿酸,防止尿酸结晶,当天尿酸当天排,以其纯天然特质、高纯度、高吸收率等优点,被痛风人群的视为必备佳品。2021-01-07

2021-01-17
痛风的中医治疗可以采用吃中药或者是针灸,或者是两者结合的一些方法,具体的治疗需要结合着病人的舌像和脉象来具体的诊断,但是综合来说的治疗原则就是要活血通络止疼,通常并且要健脾固肾。针灸治疗的话可以有多种治疗思路,有时候也可以采用火针或者是萃针等治疗手段,针灸从通过全身的经络的调节,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的治疗这个痛风往往效果会好。2021-01-06
痛风是慢性嘌呤代谢障碍所引起的一种异质性疾病,目前临床上尚不能根治。建议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控制食物的总热量,严禁高嘌呤食物,如动物内脏、鱼虾、哈蟹、肉类、菠...2021-01-06
mcxzy 阅读 19 次 更新于 2025-04-08 02:11:53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您好!中药治疗痛风是一种常见且有效的方法。山慈菇30克,水煎服,其含有秋水仙碱成分,能有效缓解痛风发作。土茯苓30克,水煎服,用于痛风发作期,能够增加尿酸排泄,降低血尿酸水平。金钱草60至120克,水煎服,适用于痛风缓解期,增加尿酸排泄,降低血尿酸。威灵仙30至60克,水煎服,同样适用于痛风缓...

  • 散寒除湿、活血通络、消肿止痛。 方剂选用:内服济生肾气丸加减,外敷回阳玉龙膏。这一阶段患者病情较重,需内服外用相结合,以温阳化气、利水消肿、脱毒外出为主,同时外敷药物以回阳逐阴、散寒除湿、活血通络、消肿止痛。

  • 除了药茶,还有多种中药处方可用于治疗痛风。例如,处方1中的药材包括黄芪、附子等,每日一剂,分三次服用。处方2中的药材包括当归、白芍等,研细后浸酒,每次30毫升,每日两次,25天为一个疗程。处方3中的药材包括威灵仙、干姜等,研为末,煮枣肉为丸,每次15-20丸,用温姜汤送下。处方4中的药材...

  • 1、急性发作期:发热、疼痛、关节明显红肿、胀痛和活动受限等属风湿热痹。治疗宜清热利湿、祛风通络。常用方剂是用四妙散加味汤。2、真寒假热:关节红肿、疼痛、口渴还不想喝水、舌苔白里有黄、脉洪无力。常用方六味地黄汤,以滋阴补肾、清利湿热;加桂枝、刨附片以温经通脉散寒;加木瓜、川牛膝以活血...

  • 中医治疗痛风的方法主要包括外敷疗法和中成药疗法。外敷疗法:硫磺软膏配药:将冰硼散20g与硫磺软膏15g调匀后直接外敷于患处,每天一次,一周为一个疗程。此方法适用于痛风性关节炎活动不便者,具有活血解毒的功效,一般3到5个疗程即可见效止痛。栀子蛋清配药:取栀子花30个,鸡蛋清15g,用高度酒调匀为...

美好纯真时代分享中医药学教程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