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白白学中医|中医药如何治疗原发性痛风

01 疾病介绍
原发性痛风,是指由于嘌呤代谢障碍所致的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
本病临床主要表现为高尿酸血症、痛风石沉积形成,以及反复发作的关节炎或关节畸形等症状。部分患者可有发热、寒战、头痛、心悸等全身症状。
02 中医治疗方法
痛风在中医学中属于“痹证”范畴。中医学认为,引起痛风的原因主要是饮食不节,或感受湿热之邪所致,日久则见瘀血凝滞之病理变化。临床以清热利湿或活血通络为基本治疗方法。
中医一般按照热痹和久痹来辨证治疗痛风。
痛风急性发作时,关节红、肿、热、痛表现十分明显,苔黄,脉数而有力,多属湿热内蕴,辨证为热痹,治疗宜清热利湿、祛风通络,常用宣痹汤加减。
痛风后期,由于久病入络入肾,表现为关节肥厚、畸形、僵硬,足膝活动渐受限制,多为久痹。久痹根据表现可辨证分为瘀血凝滞和肝肾不足。久痹属瘀血凝滞者宜活血化瘀、利湿通络,常用身痛逐瘀汤加减;久痹属肝肾不足者宜补益肝肾、利湿通络,常用独活寄生汤加减。
03 名医验方
著名中医段富津,采用清热祛湿方法治疗湿热痹阻型痛风,疗效显著。
处方:连翘 15 克,汉防己 15 克,滑石 25 克,茵陈 20 克,蚕沙 15克,薏苡仁 30 克,姜黄 5 克,当归 15 克,川芎 15 克,甘草 15 克,海桐皮 15 克,秦艽 15 克,羌活 15 克。
04 中医治疗经验
原发性痛风的中医治疗应当重点掌握以下三点。
一是注重活血化瘀的应用。多年来,许多专家按照“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的中医学理论,本着修复骨骼关节的治疗目的,大量使用活血化瘀药物,对痛风特别是在痛风迁延期出现的骨关节疼痛、肿大等有显著疗效,有的还能达到恢复骨关节功能的目的。
二是不忘利湿。利湿有助于排除病邪,通利关节。
三是疗程宜长。特别是对于久痹,即痛风迁延期患者,一定要保证足够的疗程。
05 中医治疗优势
中医治疗原发性痛风具有一定优势。
一是能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如果坚持用药,远期疗效也比较好。
二是疗效稳定。中药可以不间断地长期用药,疗效比较稳定,不易复发。
三是毒副作用较小。
来源/微信公众号“科普酱紫蛙”
2022-08-24
mcxzy 阅读 19 次 更新于 2025-04-06 08:29:05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第一,用药宜润宜养。慢性咽炎多虚多燥,因此治疗用药宜润喉利咽,养阴生津,这是治疗慢性咽炎的关键。第二,慎用苦寒药物。慢性咽炎确有“上火”之表现,但多为虚火。因此,不宜大量使用大苦大寒药物,以免伤阴,加重病情。第三,慎用抗生素。因为慢性咽炎并非细菌感染,且抗生素也无法进入黏膜深层,反而...

  • 一是注重活血化瘀的应用。多年来,许多专家按照“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的中医学理论,本着修复骨骼关节的治疗目的,大量使用活血化瘀药物,对痛风特别是在痛风迁延期出现的骨关节疼痛、肿大等有显著疗效,有的还能达到恢复骨关节功能的目的。二是不忘利湿。利湿有助于排除病邪,通利关节。三是疗程宜...

  • 如根据五运六气推算,若逢木太过之年,因肝属木,可以预知当年人体疾病是以肝脏及其所胜之脾脏的病变为多见,故在疾病防治上应注意调节情志,防止肝气太过,并同时注意保养或健运脾胃。又如若本年为火偏胜之年,火为热之极,故在防治疾病上宜采用咸寒清热之品以治之。运气学说,虽有助于疾病的预...

  • 用中药吴茱萸50克,牛膝40克,钩藤30克,红花10克,放在洗脚盆中第一次煮沸半小时,等温度适宜泡脚半小时,以后每次用时加热即可 。洗脚后把提前准备好的吴茱萸细末20克,老陈醋调成膏,放在胶布上贴双侧涌泉穴,连贴至少二周,有很好的降压效果。

  • 自学中医最有效最捷径的办法就是跟个好中医边学习理论边跟着实践,不然你把书读的滚瓜烂熟也没有用的,中医在实践的基础上学习比较有兴趣比较好理解接受的,学习的更快 中医院校而言,一般是从中医基础理论开始,然后中医诊断学,接着中药、方剂。不过就自学而言,我建议首先肯定是要看中医基础理论的,...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