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止痒

从海南回来竟然过敏了

四肢起了很多小疙瘩,很痒

去医院拿了吃的药和抹的药,效果不是很明显。

太痛苦,研究艾灸止痒。

中医认为,瘙痒多与肝、脾、肾功能不足有关,因血虚生风导致,可以按摩/艾灸以下几个穴位止痒:

血海穴:位于大腿内侧,髌骨内上缘上两寸,可以调节血液循环、祛风;

三阴交:位于内踝尖上约四指宽的位置,可以活血通络;

太溪穴: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可以补水;

行间穴:位于足背,第一二趾间,趾蹼缘的后方赤白肉际处,可以平肝祛风、止痒。

做了功课,还尝试了以下穴位:

风市穴:归属足少阳胆经,位置:当腘横纹上7寸(直立,手下垂于体侧,中指尖所到处即是)

祛风化湿,通经活络。主冶半身不遂、下肢麻木、痿痹、中风、瘫痪,脚气、遍身瘙痒等

曲池穴:手阳明大肠经的常用腧穴之一,为该经合穴曲池穴穴位位置在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当尺泽穴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当患有发热,肩肘臂痛,关节炎的症状时,按摩曲池穴可起到一定的缓解和治疗作用。现代常用于治疗肩肘关节疼痛、上肢瘫痪、高血压、荨麻疹、流行性感冒、扁桃体炎、甲状腺肿大、急性胃肠炎等。

配穴:合谷穴

合谷配风池、大椎,有清热凉血,截疟作用,主治皮肤瘙痒,荨麻疹,疔疮,疟疾。2022-06-29
mcxzy 阅读 10 次 更新于 2025-04-07 03:43:25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艾灸的益处 中医理论认为,艾性味苦、辛、温,入肝、脾、肾经,具有温经止血、散寒止痛、祛风止痒的功效。适用于虚寒腹痛、崩漏下血、月经不调、经行腹痛、带下病及皮肤湿疹瘙痒等症状。通过艾条烧灸等疗法,可以温通气血,透达经络,治疗各种寒痛症。艾灸的作用 1. 调和气血:气和血是生命的基础。...

  • 第一、用热毛巾热敷。艾灸后出现的皮肤瘙痒,主要是因为艾灸的温热之气,把皮肤表面的油脂和水分挥发掉导致的,这种情况不需要太担心,可以用热毛巾热敷来缓解瘙痒。第二、皮肤过敏。艾灸半个小时后皮肤还瘙痒有可能是过敏性皮炎导致的,这种情况可以通过抗过敏的药物治疗,比如复方曲安奈德乳膏、氟轻松维B6...

  • 艾灸后局部出现痒的情况是一种正常表现,很多时候不用管、不要挠,如果艾灸后半个小时局部皮肤还痒,这时可以用温水浸泡毛巾,热敷在艾灸的局部来止痒。艾灸后产生的局部皮肤痒,主要是因为艾灸的温热之气,把皮肤表面的油脂和水分挥发掉,艾灸结束以后,局部会有干痒的表现,就像洗完澡皮肤干了以后,局...

  • 中医认为,瘙痒多与肝、脾、肾功能不足有关,因血虚生风导致,可以按摩/艾灸以下几个穴位止痒:血海穴:位于大腿内侧,髌骨内上缘上两寸,可以调节血液循环、祛风;三阴交:位于内踝尖上约四指宽的位置,可以活血通络;太溪穴: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可以补水;行间穴:位于足...

  • 在寒冷的季节,人们常常使用艾草来泡脚或者进行艾灸,以驱散体内的寒气,缓解关节疼痛。此外,艾草还能促进血液循环,对于改善因血液循环不畅导致的手脚冰凉、痛经等症状有很好的效果。在中医理论中,艾草的功效还包括活血通络、祛湿止痒等。在跌打损伤后,使用艾草进行治疗,不仅能够消肿止痛,还能加速伤口的...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