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贝子是什么药材

五贝子正确叫法是“五倍子”,其是一种囊状聚生物虫瘿。此外五倍子还是一种中药材,可以治疗多种疾病。五倍子又名百虫仓、百药煎、_子,五倍子是倍蚜虫寄生在寄主漆树科植物叶组织内形成的虫瘿长大而成的,五倍子的主要产地集中分布于秦岭、大巴山、武当山、巫山、武陵山、峨眉山、大娄山、大凉山等山区和丘陵地带。五倍子在明代以前被错误认为是植物,直到明朝李时珍才给予了纠正:“五倍子,宋《开宝本草》收入草部,《嘉_本草》移入木部。虽知生于肌木上,而不知其乃虫所造也”。五倍子在早春树发芽时,蚜虫便在芽上产生有性雄雌无翅蚜虫,交欢后生出无翅雌虫,称于母,于母入侵芽内组织,逐渐形成多角的虫瘿,要及时采收。其中由形状不同而分角倍或菱倍。倍蛋蚜的虫瘿称肚倍或独角倍,产量最大,肚倍质量最好。2023-01-03
“五贝子”是一个品牌。你说的药材应该叫五倍子是角倍蚜或倍蛋蚜雌虫寄生于盐肤木的嫩叶或者叶柄,继而生成的一种囊状聚生物虫瘿,经过烘焙干燥之后而得,五贝子是一种中药材。
五倍子最早记录可见于《本草拾遗》一书,我国五倍子的生产与应用历史悠久,早在 2000 多年前《山海经》就有“今蜀中有构木,七八月中吐穗。穗成,可作酢羹”的记载。宋代《太平广记》、《图经本草》,以及明代《本草纲目》中也有五倍子及其用途的记载。五倍子作为传统中药仍在广泛应用。2023-06-28
mcxzy 阅读 11 次 更新于 2025-04-06 14:19:03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五倍子学名Rhus chinensis Mill.,又名百虫仓、百药煎、棓子。它是蚜虫科的一种蚜虫寄生于漆树科植物盐肤木及其同属其他植物的嫩叶或叶柄上,刺伤后形成的囊状聚生物虫瘿。这种虫瘿经过烘倍干燥后即为五倍子。作为一种药材,五倍子具有广泛的药用价值,能够治疗多种疾病。五倍子在中国多个地区都有分布,如...

  • 1. 五倍子是一种珍贵的中草药材,它来源于盐肤木等植物上的一种虫瘿。这种虫瘿是由特定昆虫在盐肤木等植物的枝条上产卵所形成的,而非植物自身的种子。2. 五倍子的经济价值主要体现在其鞣质含量上,这种物质赋予了它收敛、凝血和杀菌的功效。传统上,五倍子常用于治疗风湿病、皮肤病、痔疮出血等多种症状。

  • 五倍子,又称五倍柴、山梧桐、木五倍子、乌桃叶、乌盐泡、乌烟桃、乌酸桃、红叶桃、盐树根、土椿树、酸酱头、红盐果、倍子柴、角倍、肤杨树、盐肤子、盐酸白,是一种落叶小乔木或灌木。其高度通常在2至10米之间,小枝呈现棕褐色并覆盖着锈色的柔毛,小皮孔呈圆形。五倍子的采集方式多样,其中一...

  • 中药名称五倍子,源自《本草拾遗》,别名丰富多样,如盐麸叶上毬子、文蛤等。其药材来源于漆树科的盐肤木、青麸杨和红麸杨等树上的寄生倍蚜科昆虫角倍蚜或倍蛋蚜形成的虫瘿。五倍子性味归经,味酸涩,性寒,主要作用于肺、大肠、肾经。功效显著,包括敛肺、止汗、涩肠、固精、止血和解毒等。适用于多种...

  • 五倍子是一种常见的药材,学名正确叫法为五倍子。它是一种囊状的聚生物虫瘿,由倍蚜虫寄生在漆树科植物的叶组织内形成。五倍子在古代被误认为是植物,直至明朝李时珍在其著作中纠正了这一错误,指出五倍子实为昆虫所造。五倍子主要分布在我国的秦岭、大巴山、武当山、巫山、武陵山、峨眉山、大娄山、大凉山...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