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一个中医小知识:足太阳膀胱经



每天一个中医小知识:足太阳膀胱经。
经络循环:
足太阳膀胱径起于目内眦(睛明),上额,交于巅顶(百会)。巅顶部支脉,从头顶到颞颥部。巅顶部直行的脉,从头顶入络脑向下至项部,沿着肩胛内侧,夹脊柱,抵达腰部,进入体内,络肾,属膀胱。腰部的支脉向下经过臀部,进入腘窝中。后项部的支脉,通过肩胛骨内侧缘下行,经臀部,沿着大腿外侧后缘,与腰部支脉在腘窝相合,从此向下,通过腓肠肌,经外踝后,沿着第5跖骨粗隆至小趾外侧端(至阴),交足少阴肾经。
主要病候:
脏腑病证:小便不通,遗尿,癫狂等;经脉病证:目痛,鼻塞多涕,头痛以及项、背、腰、股、臀部及下肢后侧本经。循行部位疼痛。
主要治点:
本经腧穴主治头面五官病,项、背、脖、下肢病证及神志病。位于背部两条侧线的背俞穴及其他腧穴主治相应的脏腑病证和有关的徂织器官病证;头面部、预部穴位以近治作用为主。睛明、攒竹以治疗目疾为主;眉冲、曲差、五处、络却治疗头痛、目眩。背俞穴分别治疗相应脏腑的病证;膈俞治疗血证。足太阳膀胱经第2侧线上的穴位治疗作用与第1测线上的穴位相近。
其中膏肓主治肺虚证和虚劳证,志宴主治肾精不足之证秩边主治腰骶痛。臀、股部穴位以近治作用力主;膝部以下穴位以远治作用力主。其中委中主治腰背疼痛,承山、承筋主治痔疾,昆仑主治后头痛,申脉主治癫狂,至阴主治胎位不正。
操作要点:
睛明穴针刺时应首先将眼球推向外侧区定,进针后不能大幅度提插捻转,避免损伤血管和眼球,出针后应按压针孔,避免出血;针刺天柱时应向下刺或直刺,并挖制针刺深度;自第1胸椎到第2胸椎棘突旁的穴位应向脊柱方向斜刺,严格掌握针刺深度不能深刺,以免刺伤脏器;针刺承山时刺激不能过强,以免造成腓肠肌痉挛;至阴穴矫正胎位多用灸法。
2023-05-04
mcxzy 阅读 173 次 更新于 2024-07-07 07:31:27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足太阳膀胱径起于目内眦(睛明),上额,交于巅顶(百会)。巅顶部支脉,从头顶到颞颥部。巅顶部直行的脉,从头顶入络脑向下至项部,沿着肩胛内侧,夹脊柱,抵达腰部,进入体内,络肾,属膀胱。腰部的支脉向下经过臀部,进入腘窝中。后项部的支脉,通过肩胛骨内侧缘下行,经臀部,沿着大腿外侧后缘,与...

  • 足太阳膀胱经 起于目内眦(睛明穴),向上到达额部,左右交会于头顶部(百会穴)。分支:自头顶部分出,到耳上角。直行者:从头顶部分别向后行至枕骨处,进入颅腔,络脑,复出于外,分别下行到项部(天柱穴),下行交会于大椎穴,再分左右沿肩胛内侧,脊柱两旁(一寸五分),到达腰部(肾俞穴),...

  • 据《诸病源候论·膀胱病候》记载 :“其气盛为有余,则病热,胞涩、小便不通,小腹偏肿痛,是为膀胱之气实也,则宜泻之 ;膀胱气不足,则寒气客之,胞滑、小便数而多也,面色黑,是膀胱之虚也,则宜补之。”足太阳膀胱经是十四经络中最长的一条经脉,几乎贯穿整个身体。它运行人体中宝贵的体...

  • 足太阳膀胱经/足通谷 取穴步骤 【第一步】第5跖骨粗隆标志的确定:循足外侧部的赤白肉际触摸,在相当于足的中点处可触到一明显的骨性结构,即为第5跖骨粗隆。【第二步】第5跖趾关节的确定:从足小指开始,循足外侧循赤白肉际处寻摸到一关节凸起处,即为第5跖趾关节;【第三步】在跖骨粗隆前...

  • 手太阳小肠经走完听宫穴后,进入足太阳膀胱经的睛明穴。足太阳膀胱经起于眼内角的睛明穴处,向上到达额部,左右交叉于头顶部百会穴处。它分支为:从头顶部分别向后至枕骨处,进入颅腔络脑,出分别下行到项部天柱穴的位置,下行交会于大椎穴,再分成左右沿肩胛骨的内侧,脊柱旁开1寸5分,一直下行...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