涌泉穴治疗什么疾病,

涌泉穴是足少阴肾经的常用腧穴之一,位于足底部,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约当足底第2、3跖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上。主治肺系病证,大便难,小便不利,奔豚气。操作方法为直刺0.5~1寸。
名称释义
(1)涌泉。涌,外涌而出也。泉,泉水也。该穴名意指体内肾经的经水由此外涌而出体表。本穴为肾经经脉的第一穴,它联通肾经的体内体表经脉,肾经体内经脉中的高温高压的水液由此外涌而出体表,故名。
(2)地冲。地,地部也。冲,冲突也。地冲名意指体内肾经的经水由此外涌而出体表。理同涌泉名解。
(3)肾经井。井,地部孔隙也。本穴气血运行是体内经水由地部孔隙外出体表,故为肾经井穴。
(4)本穴属木。属木,指本穴气血运行变化表现的五行属性。本穴物质为体内外出体表的高温水液,出体表后水液大量气化为天部的水湿之气,此气因气湿重不能上行天部的更高层次,而是蒸升到天部的较低层次,只表现出木的一发特征,故其属木。

功能作用
散热生气。

定位
在足底部,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约当足底第2、3跖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上。

解剖
下为跖腱膜、趾短屈肌腱和第2蚓状肌,深层为骨间肌;布有足底动脉弓;有足底外、内侧神经和第2趾足底总神经分布。

主治
1.昏厥、中暑、癫痫、小儿惊风等急症及神志病患;
2.头痛,头晕;
3.咯血,咽喉肿痛;
4.小便不利,便秘;
5.足心热;
6.奔豚气。

操作
直刺0.5~1寸,针刺时要防止刺伤足底动脉弓。

临床运用
现代常用于治疗休克、高血压、失眠、癔病、癫痫、小儿惊风、神经性头痛、遗尿、尿潴留等,为急救穴之一。涌泉药物敷贴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

配伍
配水沟、内关主治昏厥;
配前顶、印堂、神门主治小儿惊风;
配太虚、照海、鱼际主治咽喉肿痛。2015-12-20
涌泉穴,经常按压,对降血压有辅助治疗作用

2020-12-23
mcxzy 阅读 14 次 更新于 2025-04-04 12:32:57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补肾壮阳:涌泉穴是肾经的井穴,艾灸该部位可有效活跃肾经之气,帮助人体强壮阳气。临床上常用于治疗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如尿道炎、膀胱炎、肾炎等。开窍醒脑:涌泉穴还有急救的作用。如果患者正处于休克、昏迷状态,可艾灸涌泉开窍醒脑,从而让患者恢复神志。祛风除湿:在涌泉使用艾灸可以缓解受风寒后引起的腰腿...

  • 答案:涌泉穴主要用于治疗肾虚、高血压、失眠、头晕、耳聋、足心疼痛等病症。详细解释:1. 涌泉穴与肾经相通,因此常被认为对肾脏功能有调节作用。在中医理论中,肾主水,涌泉穴位于足底,象征水的源头,通过刺激该穴位,可以补益肾气,对于肾虚引起的多种症状如腰膝酸软、乏力等有缓解作用。2. 涌泉穴还...

  • 1、高血压:涌泉穴位在足底,是肾经第一处,适当点刺放血后,能引血下行、引热下行、平肝熄风,对于肝阳上亢导致的高血压症状,如恶心、呕吐、耳鸣等,都有很好的缓解效果;2、神病:涌泉穴点刺放血,有解热、开窍醒神的功效,对中风、昏迷、高热、惊厥、抽搐、癫痫等神志疾病有很好的疗效;3、其他:由于涌泉...

  • 涌泉穴位于足心,也就是脚底,不算脚趾头1/3的位置,在第2、第3足趾的正下方,具体作用如下:一、涌泉穴首先可以治疗急症以及神志疾病,可以治疗晕厥、中暑、癫狂、小儿惊风这样的急症,可以用于救急。二、涌泉穴是肾经的井穴,可以治疗头疼、头晕目眩、失眠。三、涌泉穴还可以治疗咽喉病,可以治疗咽喉的...

  • 涌泉穴位于人体足底,是肾经的起始点,对于人体的养生、防病和治疗疾病具有重要作用。具体而言,涌泉穴能够帮助缓解神经衰弱、精力减退、倦怠感、女性常见病、失眠、多眠症、高血压、眩晕、焦躁、糖尿病、过敏性鼻炎、更年期综合症、怕冷等症状。此外,通过指压法,涌泉穴还能促进脑溢血患者的康复,对于膀胱炎...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