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经时按压哪些穴位可以迅速止痛

按摩八髎穴:八髎穴对泌尿生殖系统方面的疾病有治疗和预防作用,尤其针对女性生殖系统,按摩八髎有运行气血,活血化瘀的效果,痛经时使用按揉及按压的手法,效果都不错。

按压合谷穴:很多穴位都有止痛效果,合谷穴就是其中一个,它具有镇静止痛,通筋活络的效果,使用按揉的手法。

按摩太冲穴:大冲为肝经的穴位,具有疏肝解郁、行气止痛的效果,按揉有助于减缓痛经。

按摩三阴交:三阴交是肝、脾、肾相交的穴位,具有调节气血的作用。

按摩子宫:子宫穴具有活血化瘀、理气止痛的效果,经期前后按摩均有治疗及预防作用。

阿是穴:双手搓热,按摩腹部,有促进腹部的气血运行,缓解疼痛的作用。
注意事项

按摩止痛见效没有药物快,如果疼痛难忍,建议就医。
经前常按摩以上穴位,有预防效果。2018-07-06
女性痛经是指在经前或经期发生的周期性小腹坠痛、胀痛,可放射至腰骶部位,中医上可称为经行腹痛,常与气血瘀滞、宫寒血瘀、气血虚弱等因素有关,可通过推拿、按摩八髎穴、关元穴、子宫穴、三阴交穴、合谷穴等穴位缓解疼痛,但缓解效果通常因人而异,不一定明显:
1、八髎穴:八髎穴包括上髎、次髎、中髎、下髎4对、8个穴位,位于骶后孔中,即俗称的尾巴骨两侧,能够疏通任督二脉、调节肾精,疏通经脉气血,达到通则不痛的目的;
2、关元穴:位于下腹部,在脐下3寸的位置,按摩此穴位有助于疏通气机、调补元气,同时刺激脐周生热,促进血液循环,改善痛经症状;
3、子宫穴:位于脐下4寸,身体前正中线左右两侧3寸的位置,刚好对应女性子宫部位,按摩子宫穴对月经不调、痛经有缓解作用;
4、三阴交穴:位于内踝正上方3寸的位置,内踝指小腿内侧与足部连接处骨性凸起的部位,按摩此穴位有助于改善痛经;
5、合谷穴:即虎口,在手背的第1和第2掌骨间,是常用的保健养生穴位,适当按摩对缓解痛经有益;
6、其他:按摩足三里、血海、气海、天枢、太冲、肾俞、肝俞、脾俞等穴位也有助于缓解痛经。
由于患者对自身病情及穴位的认知有偏差,建议由专业中医师进行针对性的穴位按摩。此外,西医中将痛经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痛经者不涉及盆腔器质性病变,必要时遵医嘱服用布洛芬、吲哚美辛等止疼药物即可。继发性痛经常与 炎、盆腔炎、子宫肌瘤等疾病有关,建议患者积极就诊。2022-07-10
mcxzy 阅读 48 次 更新于 2025-04-13 16:39:13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1、按压气海穴按压气海穴对于缓解痛经有很好的疗效。位置:气海穴在肚脐下约1.5寸。取穴时,可采用仰卧的姿势,该穴位于人体的下腹部,直线连结肚脐与耻骨上方,将其分为十等分,从肚脐3/10的位置,即为此穴。方法:先以右掌心紧贴于气海的位置,照顺时针方向分小圈、中圈、大圈,按摩100—200次。再...

  • 对于痛经的缓解,可以尝试按摩三个穴位来减轻疼痛。首先,合谷穴,也被称作虎口穴,位于大拇指根部,经常按压这个穴位对于缓解痛经有显著效果。如果痛经较为频繁,可以在晚上用芙神花敷在小腹上,同时配合按摩脚上的血海穴,这两种方法结合使用,能够更有效地治疗痛经。其次,太冲穴位于脚部,具 置是在大拇...

  • 1、痛经按关元穴关元穴在肚脐下3寸。将大拇指之外的其余四指并拢,以中指的中间关节为准的宽度就是3寸。以它为准,肚脐下面四指的地方就是关元穴。关元穴就像是人体的煤气罐,贮存人体的阳气。对于女性的月经不调,可以用艾灸的方法来调理,每天一次,每次30分钟。2、痛经按足三里足三里在人体当中...

  • 点揉子宫穴能刺激女性生殖器的调理,具有活血化淤、理气止痛的功效。最后介绍的是血海穴。血海穴位于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2寸,当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坐在椅子上,将腿绷直,在膝盖内侧会出现一个凹陷的地方,在凹陷的上方有一块隆起的肌肉,肌肉的顶端就是血海穴。按摩时,两个大拇指重叠按压...

  • 1、子宫穴 子宫穴位于下腹部,具体在脐下4寸处,两侧旁开正中线3寸的位置。在按摩时,使用双手的食指和中指按压两侧子宫穴,施加轻微压力,缓慢点揉,直至感觉酸胀。2、气海穴 气海穴位于关元穴与肚脐之间,对于妇科和男科疾病均有显著疗效,如月经不调、痛经、经闭、崩漏等。通过按摩此穴位,能有效...

美好纯真时代分享中医药学教程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