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时期张景中在什么里面记载了用艾灸治疗三阴虚寒证的方法?

东汉末年,医家张仲景在《伤寒卒病论》里,对三阴病的治疗,根据不同病证,设立的不同方子。灸法相对较少。
如“ 少阴病,吐利,手足不逆冷,反发热者,不死。脉不至者,灸少阴七壮。”;“少阴病,得之一二日,口中和,其背恶寒者,当灸之,附子汤主之。”;“少阴病,下利,脉微涩,呕而汗出,必数更衣,反少者,当温其上,灸之。”;“伤寒六七日,脉微,手足厥冷,烦躁,灸厥阴,厥不还者死。”;“伤寒脉促,手足厥逆,可灸之。”等等。
具体灸的部位和方法应当根据患者病证需要,选穴治疗。2020-02-26
mcxzy 阅读 25 次 更新于 2025-04-07 08:46:44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东汉末年,医家张仲景在其著作《伤寒卒病论》中,详细记录了针对三阴病的不同治疗方法。尽管灸法在该书中使用相对较少,但张仲景依然强调了灸法在治疗三阴虚寒证中的重要性。例如,当患者出现少阴病且伴有吐利、手足不逆冷但反发热的情况时,张仲景建议采用灸法治疗,需灸少阴七壮。对于少阴病患者,...

  • 东汉末年,医家张仲景在《伤寒卒病论》里,对三阴病的治疗,根据不同病证,设立的不同方子。灸法相对较少。如“ 少阴病,吐利,手足不逆冷,反发热者,不死。脉不至者,灸少阴七壮。”;“少阴病,得之一二日,口中和,其背恶寒者,当灸之,附子汤主之。”;“少阴病,下利,脉微涩,呕...

  • 祖冲之(公元429-500年)是我国南北朝时期,河北省涞源县人.他从小就阅读了许多天文、数学方面的书籍,勤奋好学,刻苦实践,终于使他成为我国古代杰出的数学家、天文学家.祖冲之在数学上的杰出成就,是关于圆周率的计算.秦汉以前,人们以"径一周三"做为圆周率,这就是"古率".后来发现古率误差太大,圆周率应是"圆径一而周...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