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三阴病》笔记20|中医看回光返照

三四六、“伤寒” ,始发热六日, 厥反九日而利;凡厥利者,当不能食,今反能食者,恐为“除中”。食以“素饼”,微发热者,知胃气尚在,必愈;恐暴热来出而复去也。后三日脉之,其热续在者,期之旦日夜半愈。所以然者,本发热六日,厥反九日,复发热三日,井前六日,亦为九日,为厥相应,故期至旦日夜半愈。又三日脉之,而脉数,其热不罢者,此为热气有余,必发痈脓也。

“ 除中 ”即回光返照,这种现象一般维持三天。本来病情已经很严重,突然间肚子饿了,想吃东西,会持续三天。那怎么知道是身体恢复了还是回光返照?

正常情况下,人是阴阳平衡的,即阴=阳,就像太极图里的黑与白。问病人“除中”前身体的冷热情况,若回答:“先热6天,后冷9天”,便是阴>阳,代表阴盛,这是判断能否救回的依据。

下面来看这一条辨:热六天冷九天,按理阴很盛,很危险了,会下利,大小便失禁,阳欲脱,“ 当不能食 ”,今天突然能吃东西了,是“除中”,即回光返照。

如果吃下东西后,“ 微发热者 ”,阴阳不会瞬间改变,若慢慢热起来,代表胃气尚在,有救。最怕突然暴热出来,热了三天又没了,便无救。

如果吃了东西三天后摸脉,热还在,就会晚上的时候恢复过来。因为本来热六天冷九天,是阴盛阳退,病在进,现在这三天加上前六天,刚好热九天,“ 为厥相应 ”,冷热天数相等,阴和阳是相应的,会恢复。

如果再过三日,“ 脉数,其热不能罢者 ”,热气有余,里面有脓疡了。“九”是生命的阳数,不及和过都不好,“不及”会死,“过”还活着,可见,热比冷好,所以 经方多用阳药 。

三四七、“伤寒”,脉迟,六七日,而反与“黄芩汤”彻其热。脉迟为寒,今与“黄芩汤”,腹中应冷,当不能食,今反能食,此为“除中”,必死。

伤寒应脉浮紧,现“ 脉迟 ”代表里寒甚,结果开了黄芩汤,寒上加寒,肚子应该更冷不能食,“ 今反能食 ”,能吃东西却没有热的症状,就是回光返照了,只有用大剂四逆汤来救逆一搏了。

三四八、九、“伤寒”,先厥后发热,下利必自止。而反汗出,咽中痛者,其喉为痹,发热,无汗,利必不自止。若不止,便脓血。便脓血,其喉不痹。

先冷后突然发热,代表阳回头了,️“ 下利必自止 ”。如果下利没有止,“而反汗出”,厥阴证时津液已经伤到,而免疫系统在津液里,病人又在流汗,人的元气、元阳、精神、高蛋白的东西一直在往外流失,人会更虚弱,这是很危险的状况。

肺在肝的上面,大肠在肝的下面,两个金夹一个木,金克木、木反侮金,金木互相制约平衡时就不会有病。什么叫平衡?肺吸气时天阳入肺,肺一膨胀,把横膈膜一挤,下降,压到肝,肝血出来进入大肠,大肠得血后开始蠕动,把大便慢慢往前推,推24小时推出。为什么练功夫很好?练功是在呼吸吐纳,在吸天阳。人难免会有点湿在身上,吹空调、运动少,寒湿很容易累积,所以平时很忙,可以经常拍拍肚子练练呼吸,让湿排出,这是常态。

肺上面紧接着喉咙,当里面寒湿很盛时,热(即病毒)从肝脏出来,热要有出路,一种会往上走跑到喉,喉咙就会痛,另一种往下跑到大肠,便脓血。肝脏里有生阳(阴极生阳),还有热(病毒的热),故有的肝病病人会吐血。所以,人每天要有大便,还要经常运动,增加肺活量,抽烟当然会影响到肝,因为金会克木。2022-06-26
mcxzy 阅读 22 次 更新于 2024-10-06 02:22:04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看中医药院校的教材吧,也叫《伤寒论》解释得详细,比较容易看懂。不同版本的都有,比如上海科技出版社,比如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伤寒与副伤寒长期发烧高烧不退是人们最头痛的事情常常影响人们的正常工作和生活.中医对伤寒六经病总的治则为祛除外邪扶助正气.张仲景的方子主要针对伤寒病的并且效果好建议您到正规的中医院治疗及早治疗此病.这比西医疗效好很多.

  • 《伤寒论》的作者是张仲景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