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少阳胆经的概述

循行路线起于眼外角(瞳子 ),向上达额角部,下行至耳后(风池穴),由颈侧,经肩,进入锁骨上 窝。直行脉再走到腋下,沿胸腹侧面,在髋关节与眼外角支脉会合,然后沿下肢外侧中线下行。经外踝前,沿足背到足第四趾外侧端(窍阴穴)。有三分支;一支从耳(风池穴)穿过耳中,经耳前到眼角外;一支从外眼角分出,下走大迎穴,与手少阳三焦经会合于目眶下,下经颊车和颈部进入锁骨上窝,继续下行胸中,穿过膈肌,络肝属胆,沿胁肋到耻骨上缘 边际(气冲穴),横入髋关节(环跳穴);一支从足背(临泣穴)分出,沿第1~2跖骨间到大拇指甲后(大敦穴),交与足厥阴肝经。主要证候寒热,口苦,胁痛,偏头痛,外眼角痛,颈及锁骨上窝肿痛,腋下淋巴结肿大,股、膝、小腿外侧疼痛及第四足趾运动障碍。主治侧头、眼、耳、鼻、喉、胸胁等部位病症,肝胆、神经系统疾病,发热病,以及本经所过部位的病证。

2016-05-10
mcxzy 阅读 102 次 更新于 2025-04-07 04:57:25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足少阳胆经作为沟通胆的气血循环的路线,将胆的信息传导到全身,诊断胆问题可以从这条经络入手。足少阳胆经的命名强调了胆经与足部的关系,但本质在于少阳,足只是途径。少阳与胆的联系是基于中医阴阳理论与人体解剖观察的综合结果,体现了人体结构的阴阳体系。胆作为腑器,属阳,归类于少阳,足少阳胆经的命...

  • 足少阳胆经为十二经脉之一。代号GB。与足厥阴肝经相为表里。五行属木。《黄帝内经灵枢·经脉》:“胆足少阳之脉,起于目锐眦,上抵头角,下耳后,循颈行手少阳之前,至肩上,却交出手少阳之后,入缺盆;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锐眦后;其支者,别锐眦,下大迎,合于手少阳,抵于...

  • 足少阳胆经 人体十二经 脉之一 。简称胆经 。循 行部位起于目外眦(瞳子髎穴),上至头角(颌厌穴),下行到耳后(完骨穴),再折回上行,经额部至眉上(阳白穴),又向后折至风池穴,沿颈下行至肩上,左右交会于大椎穴,前行入缺盆。本经脉一分支从耳后进入耳中,出走于耳前,至目外眦后方。...

  • 1. 足少阳胆经概述:足少阳胆经是人体十二经络之一,它贯穿人体两侧,与大腿外侧紧密相连。这条经络的健康状况与人的肝胆功能息息相关,从而影响整个身体的健康。2. 经络与大腿外侧的关系:大腿外侧是足少阳胆经的主要循行部位。这一区域的疼痛、麻木或异常感觉,可能与胆经的气血运行不畅有关。通过对这...

  • 人体经脉中,足少阳胆经是一条重要的经络,它从穴位瞳子髎开始,一路延伸至窍阴,共计四十四穴。经脉的起点位于眼眶边缘的瞳子髎,向上延伸至头部的头角,而后沿耳后下行,沿着颈部,行走在手少阳经络的前方,抵达肩部,然后返回并交织于手少阳经络之后,进入颈部的缺盆部位。其分支从耳后进入耳中,继续前行...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