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中的膀胱俞简介

出《脉经》。属足太阳膀胱经。膀胱俞是膀胱的背俞穴。膀胱为六腑之一,俞即输注,本穴是膀胱之气转输的部位,故名膀胱俞。膀胱俞主治前阴、腰骶等疾患:如小便赤涩,尿失禁,遗尿,癃闭,疝气偏坠,阴内湿痒肿痛, *...
mcxzy 阅读 13 次 更新于 2025-04-17 21:12:33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本经起于目内眦睛明穴,向上至额部,左右交会并与督脉相会于头顶部百会穴;它的分支,从头顶到耳上角;它的外行主干,从头顶入内络于脑,回出来在项部的天柱分开下行,一支沿肩胛内侧,夹脊柱两旁到腰中,进入脊旁筋肉,联络肾脏,属于膀胱;它在腰部的分支,从腰部挟脊继续下行,经臀横纹中点的承扶...

  • 4.6 膀胱·六腑 膀胱为六腑之一[8]。与肾相为表里[8]。又名净府、水府、玉海、脬、尿胞等[8]。其功能主要是贮尿和排尿[8]。足太阳膀胱经属膀胱;足少阴肾经络膀胱[8]。其背俞为膀胱俞,募穴为中极,合穴为委中[8]。5 推拿部位名·六腑 六腑为推拿部位名[1]。出陈氏《小儿 **...

  • 俞穴位于背腰部, 故又称"背俞穴"。背俞穴全部分布于背部足太阳膀胱经第一侧线, 即后正中线旁开1.5寸,其上下排列与脏腑位置的高低基本一致。背俞穴主要依据接近某脏腑的部位来命名,如肺俞、心俞等。募穴位于胸腹部,故又称"腹募穴",其位置大体与脏腑所在部位相对应。募穴不一定分布在脏腑所属...

  • 曲骨穴主治小腹、泌尿及生殖系统等疾患:如小腹胀满疼痛,疝气,小便淋沥,遗精,阳痿,早泄,月经不调,痛经,小腹疼痛,带下,遗尿,尿闭,赤白带下,不孕,小便不利,癃闭,阴痒,少腹胀满,水肿,癫疾,五脏虚弱,虚乏冷极,现代又用曲骨穴治疗膀胱炎,尿失禁,尿潴留,睾丸炎,前列腺炎,阴囊湿疹,子宫内膜炎,宫颈糜烂,产后宫缩不...

  • 大巨配中极、膀胱俞,治膀胱炎、尿潴留[7]。大巨配天枢、三阴交,治腹痛[7]。大巨配关元、急脉,治遗精、早泄[7]。14 刺灸法 14.1 刺法 直刺0.8~1.2寸[5]。一般直刺0.5~1.O寸[1]。直刺1~1.5寸[6],局部酸胀,针感向下放散[7]。14.2 灸法 艾炷灸5~7壮,温...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