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经拔罐的正确位置图

拔罐常用穴位:

先取俯卧位,在肝俞,肾俞,次髎穴采用留罐法, 留罐10-15分钟。

肝俞:在背部,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左右各1穴。

次髎:在骶部,髂后上棘内下方,适对第2骶后孔处,左右各1穴。

肾俞:在腰部,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左右各1穴。

仰卧位,在气海,关元,中极,足三里,三阴交,地机,太冲穴采用留罐法,留罐10-15分钟。

气海: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中下方1.5寸。

关元: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中下方3寸。

中极: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中下方4寸。

足三里:在小腿前外侧,外膝眼(犊鼻)下3寸,胫骨前缘外侧约一横指处,左右各1穴。

地机:在小腿内侧,内踝尖与阴陵泉的连线上,阴陵泉下3寸,左右各1穴。

三阴交:在小腿内侧,足内踝尖直上3寸,胫骨内侧后缘,左右各1穴。

太冲:在足背,第1,2跖骨结合部前方凹陷中,左右各1穴。

经期饮食注意事项有:

1、多吃促进血液循环的食物

经期内应多吃葱白、木耳、花生、核桃、大枣、桂圆、玫瑰花。若在经期内,不小心吃了冰冷的食物,或是忍不住吃了冰,可以多喝红糖煮生姜来平衡体内血液循环,促使血液流畅。

2、多吃富钙食物

研究发现,女性大量摄入钙质和维生素D有助于降低经前期综合征风险。女性每天应该摄入1200毫克钙,700国际单位的维生素D。应多吃低脂牛奶、奶酪、酸奶、强化橙汁和豆奶、三文鱼和维生素D强化牛奶等,并多晒太阳。  

3、不要错过早餐

为了避免特别饿的感觉,一天三顿应按时,早餐尤其不要错过。如果经前期感觉忧郁,那么错过任何一顿饭都必然导致血糖大幅度波动,加重经前期综合征。

4、多吃纤维和瘦肉蛋白

多吃糙米、燕麦和大麦面包等全谷食物,多吃瘦肉蛋白和各种水果蔬菜。纤维帮助体内清除过量的雌激素。多吃蔬菜、豆类、全麦、荞麦以及大麦(不仅纤维丰富,也含有大量的镁)等食品,可摄入更多的维生素B1和B2,对预防经前期综合征非常关键。

5、少吃糖

甜食会导致雌激素和孕激素紊乱,进而降低大脑中血清素水平,导致情绪不稳,更易焦虑,诱发经前期综合征。专家建议,少吃或不吃甜食,多喝水,吃些新鲜水果。2020-11-25
mcxzy 阅读 12 次 更新于 2025-04-17 08:13:42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拔罐常用穴位:先取俯卧位,在肝俞,肾俞,次髎穴采用留罐法, 留罐10-15分钟。肝俞:在背部,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左右各1穴。次髎:在骶部,髂后上棘内下方,适对第2骶后孔处,左右各1穴。肾俞:在腰部,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左右各1穴。仰卧位,在气海,关元,中极,足...

  • (1)采用火罐法作用于第一组穴位。患者仰卧,于中极、关元、天枢穴涂抹润滑介质后,用闪火法将罐吸拔于穴位上,进行上下行旋转走罐20~30次,再坐罐于三穴上。随后,患者取俯卧位,涂抹介质后,于八髎、背俞行上下走罐,再于肾俞摇罐10分钟。每日1次。(2)采用刺络拔罐法作用于第二组穴位中的腰骶...

  • 痛经给女性带来身心折磨,但拔罐或许能带来缓解。可以刺激血海穴、关元俞、中极穴以及次髎等穴位。先对关元俞和次髎进行走罐刺激,然后对其它穴位进行闪罐刺激,最后留罐10分钟左右。拔罐频率与前面两种病症相同。以上是关于妇科炎症拔罐的位置图及操作方法的介绍。拔罐对于改善这三种妇科炎症效果显著,但务必寻...

  • 5 缓解痛经按摩命门穴 位置 位于第二、三腰椎棘突间。在腰背筋膜、棘上韧带及棘间韧带中 功效 一是补肾调经;二是理肠固脱 主治疾病 主治遗精、阳痿、月经不调、痛经、遗尿、腰痛、头痛、耳鸣、痔疮、便血症及生殖系统疾病。6 缓解乳房胀痛:点揉膻中穴3-5分钟 位置 膻中...

  • 在治疗痛经时,有几个关键穴位需要特别注意:肝俞、脾俞、三焦俞、肾俞、命门、关元俞、次髎、腰俞、气海、关元、子宫、归来、中极、足三里、地机、三阴交。这些穴位都是拔罐治疗痛经时的重要选择。拔罐方法多样,包括火罐法、针罐法和走罐法。火罐法使用闪火法将罐吸附在特定穴位上;针罐法则在消毒后,...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