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在中医里有什么功效?

土茯苓:(清热解毒药:主要用于痈肿疮疡的药物)
甘、淡,平。归肝、胃经。
功效:
清热解毒,除湿,利关节。
应用:
1、用于湿热疮肿、湿疹、瘰疬、梅毒等。湿热疮肿或湿疹,可与白鲜皮、苦参、地肤子等清热解毒、除湿药配伍。瘰疬,可配瓦楞子、夏枯草散结消瘰。梅毒或因梅毒而服汞剂所致的肢体拘挛常重用本品,并配伍金银花、白鲜皮等应用。
此外,现代还用于钩端螺旋体病,与地榆、青蒿、白茅根等配伍。
2、用于风湿热痹,关节疼痛,屈伸不利和湿热下注所致小便短涩或白带。前者,可与威灵仙、忍冬藤等配伍;后者,可与地肤子、黄柏等配伍。
此外,与金银花、甘草同用,对慢性汞中毒有一定的解毒作用。
[用量、使用注意、禁忌]
15—60克。
使用注意:
服药期间忌饮茶。
研究:
含皂甙、鞣质、树脂、淀粉、生物碱、甾醇、挥发油、亚油酸等2020-04-19
茯苓在中药里属于利水消肿药,性甘、淡,味平,归心、脾、肾经。
功效主要为利水渗湿,健脾安神。
利水而不上正。
它可以应用于各种水肿、脾虚诸证、心悸失眠等。在与不同的中药配伍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2020-04-28
茯苓有利水渗湿,健脾,安神的作用。中药一般副作用小,感冒了我觉得应该停药。因为里面有温补收敛的药,感冒时不能用。2020-04-23
茯苓是寄生于松树根下的腐生真菌,其性味甘淡,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和胃、宁心安神的作用。2020-04-25
茯苓皮:茯苓菌核的外皮,功能利水肿。
赤茯苓:削去外皮后的淡红色部分,功能渗利湿热。
白茯苓:切去赤茯苓后的白色部分,亦称茯苓,切成小方块,功能渗湿健脾。
茯神:白茯苓中心抱有细松根者,切成方形薄片,功能宁心安神.2020-04-27
茯苓可
1,利水渗湿,治小便不利,水肿,痰饮
2,健脾,治脾气虚弱症
3,安神,治心悸,失眠2020-04-25
我的看法是
茯苓有利水渗湿,健脾,安神的作用。
老师说
茯苓皮
可以治疗皮肤水肿
还有茯神
专治心神不安
惊悸
健忘
希望可以帮助你2020-04-23
说到茯苓这种中药 大家应该都不会陌生,它有着很好的滋补作用,在我国中也有着悠久的历史

2020-09-25
茯苓有什么功效?

2020-10-28
mcxzy 阅读 24 次 更新于 2025-04-06 19:26:54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1. 茯苓在中医学中享有盛誉,主要功能包括健脾益胃、利水渗湿和养心安神。2. 针对脾胃虚弱的病患,茯苓能缓解其常见症状,如疲劳、头晕、食欲不振以及消化不良。这些患者常伴有腹胀和大便溏泄,茯苓的应用能有效改善这些不适。3. 茯苓对于舌体胖大、舌苔白色的患者尤为适用,它能帮助这些脾胃虚弱的患者恢...

  • 茯苓的功效主要体现在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等方面。在中医临床上,茯苓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多种疾病。首先,茯苓具有利水渗湿的作用,能够帮助人体排出多余的水分,有效缓解水肿和小便不利等症状。其次,茯苓能够健脾宁心。它可以调和脾胃,促进消化,对于脾虚引起的泄泻、消化不良等症状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同时,茯...

  • 茯苓的功效和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利水渗湿:茯苓味甘淡,药性平和,能够利水而燥土,不伤正气,是中药中祛湿利水的良品。它对于小便不利、少尿、浮肿等症状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并且在增加尿量的同时不会损伤脾胃。健脾:茯苓入脾经,甘而补脾,脾喜燥而恶湿,茯苓的淡性平特性有助于益脾和胃,...

  • 茯苓,这种常见的中药材,在我国的中医药领域中占有重要地位。它的功效和作用主要包括:1. 利尿消肿:茯苓能够帮助人体排出多余的水分,对于缓解水肿有一定的效果。2. 收敛止泻:茯苓具有一定的收敛作用,可以用于治疗腹泻和长期腹泻。3. 健脾益胃:茯苓能够增强胃肠的消化功能,对脾胃的健康有益。4. 安神...

  • 中医在现代生活中依然占据一席之地,尤其对于某些身体问题的调理,中医药材的功效不容小觑。茯苓作为中药材之一,具有多种功效,如针对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等症状,均有显著疗效。本文将为您详细解析茯苓在健康饮食文化中的应用。针对脾虚泄泻带下,茯苓具有健脾渗湿...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