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医药——茯苓


【 功效 】利水渗湿,健脾宁心。
【 应用】1、水肿。 本品味淡能渗,凡水肿、小便不利者,无论寒热虚实均宜使用,为利水消肿之要药。用治水湿内停之水肿、小便不利,常与泽泻、猪苓等同用,如五苓散;用治脾肾阳虚之水肿,可与附子、生姜等同用,如真武汤;用治水热互结而伤阴之小便不利、水肿,与猪苓、泽泻、滑石、阿胶同用,即猪苓汤。
2、痰饮。 本品善渗泄水湿,使湿无所聚,痰无由生。用治痰饮眩晕、胸胁支满等,与桂枝、白术、甘草同用,即苓桂术甘汤;用治痰饮停胃之呕吐,常与半夏、生姜合用,即小半夏加茯苓汤。

3、脾虚证。 本品甘淡,入脾经,有渗湿健脾之功。用治脾胃虚弱之倦怠乏力、食少便溏等,配伍人参、白术、甘草,即四君子汤;用治脾虚湿盛之泄泻,常与人参、山药、白术、薏苡仁等同用,如参苓白术散。
4、心悸失眠。 本品功能宁心安神。用治心脾两虚,气血不足之心悸、失眠、健忘等,多与黄芪、当归同用,如归脾汤;用治水气凌心之心悸,常与桂枝、炙甘草同用,如茯苓甘草汤。
【 用法用量 】煎服,9~15g。
【 注意 】 白茯苓长于健脾补中,赤茯苓长于渗利湿热,茯神长于宁心安神。
2022-07-22
mcxzy 阅读 7 次 更新于 2025-04-06 19:33:53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土茯苓,一种每日一味的中药,具有抗癌功效,能解毒除湿、通利关节,其广泛应用于中医药的配伍中。以下是关于土茯苓的详细介绍:1. **来源与产地**:土茯苓为百合科植物光叶菝葜的干燥块茎,主产于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广西、湖南、四川等地区。一般在夏秋两季采挖,洗净后晒干切片使用,也可新鲜...

  • 【配方】茯苓50克,鸡肉适量,面粉200克,生姜、胡椒、盐各适湿 【制作】茯苓研为细末,与面粉加水揉成面团,鸡肉剁细,加生姜、胡椒、盐做馅,包成馄饨。煮食。【用法】每日1次。【功用】补脾益气,开胃下气。用于脾胃虚弱、呕逆少食、消化不良。6.茯苓麦冬粥(《太平圣惠方》)【配方】茯苓、...

  • 茯苓有利水渗湿,健脾和胃,宁心安神的作用。其性平和,味略甘甜,补而不滋腻,利而不伤津,可以治疗水肿尿少、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等。适宜体虚调理,平时脾胃不好、食欲不振、经常腹泻、长期忧郁思虑、四肢无力的老人可长期服食。现在,有的国家将茯苓作为海军常用药物及滋补品的原料,可见,...

  • 茯苓有利水渗湿,健脾和胃,宁心安神的作用。其性平和,味略甘甜,补而不滋腻,利而不伤津,可以治疗水肿尿少、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等。适宜体虚调理,平时脾胃不好、食欲不振、经常腹泻、长期忧郁思虑、四肢无力的老人可长期服食。现在,有的国家将茯苓作为海军常用药物及滋补品的原料,可见,...

  • 宋代著名医药学家苏颂在其著作《集仙方》中,详细记载了多种以茯苓为原料的食品制作与功效。例如,茯苓膏,即将茯苓蒸熟后与牛乳混合,再用文火慢煮成膏状,这种宫廷保健食品因其独特的保健功效而广受欢迎。而茯苓酥则是将蒸熟的茯苓碾成细末,浸泡于酒或蜜中,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与发酵,其表面会浮...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