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穴位定位

取穴办法:
  在肩部,正坐垂臂,当腋前皱臂顶端与肩髃穴连线的中点。

  主治疾病:
  肩前穴的主治疾病为:肩臂痛、臂不能举。 〖操作〗 直刺1--1.5寸;可灸。
  〖解剖〗(1)针刺层次:皮肤-->皮下组织-->三角肌-->肱二头肌长头腱。 (2)穴区神经、血管;浅层有锁骨上神经外侧支散布;深层有腋神经、肌皮神经和胸肩峰动脉散布。2013-09-03
针灸穴位定位,一般先找关节处、肌肉突出及凹陷地方,然后再找相对应的穴位。2013-09-03
mcxzy 阅读 9 次 更新于 2025-04-06 01:27:49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黄帝内经》中记载了160个穴位名称,晋代皇甫谧编纂的《针灸甲乙经》则详细论述了340个穴位的位置和主治,宋代王惟一重新厘定穴位,撰著了《铜人腧穴针灸图位》,并首创针灸铜人,其造型之逼真,端刻之精确令人叹服。中医认为,穴位不仅是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部位,也是疾病反映于体表的部位,还是针灸、...

  • 定位: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6寸,距胫骨前缘1横指。 主治病症:主要用于治疗肠中切痛、肠痈、泄泻、便秘等肠道疾病,以及下肢痿痹、脚气等症状。 操作方法:直刺0.5~1.5寸;虚证、寒证可灸5~15分钟。这些穴位都与大小肠有密切关系,通过针灸或艾灸这些穴位,可以有效缓解和治疗肠道疾病。

  • 位置描述:风池穴位于后颈部的后头骨下,两条大筋外缘陷窝中,与耳垂平齐。具体取穴方法:正坐,举臂抬肘,使肘部与肩大致同高。屈肘向头,双手放在耳后,掌心向内,指尖朝上。四指轻扶头或耳上两侧,此时大拇指指腹所在的位置即为风池穴。注意事项:在寻找风池穴时,要确保姿势正确,以便准确找到该...

  • 犊鼻穴,又名外膝眼,是中医针灸中的一个重要穴位,归属于足阳明胃经。定位非常明确,根据《甲乙经》的描述,它位于膝关节下方,髌骨下缘,髌骨韧带之外侧的凹陷处。取穴方法是简单易行的,只需屈膝呈直角,在膝关节髌韧带的外侧凹陷处找到它。在解剖结构上,犊鼻穴下方有髌韧带外缘的肌肉保护,且附近有...

  • 针灸穴位本身并没有划分功能区,但在头枕治疗中,通常会根据解剖名称分为额区、顶区、颞区、枕区四个区域。这些区域的划分有助于针灸治疗的具体实施。对于针灸治疗中的具体标准线定位,建议您查阅“针灸头针”的相关资料,该资料详细说明了标准线的具 置和应用。如果您想了解解剖学上的功能定位,可以...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