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如何论情志?

一、什么是情志
《黄帝内经》将人心理活动统称为情志,它是人在接触和认识客观事物时,人体本能的综合反映,是七情和五志的合称。《黄帝内经》中所说的七情是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绪的总称,就是人们常说的“七情六欲”中的“七情”。七情与脏腑的功能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七情分属五脏,以喜、怒、思、悲、恐为代表,称为“五志”。
七情和五志虽有相同的地方,但是表现形式多不一样。七情相对五志而言,是在外来刺激作用下表现于外的情绪。五志是在外来刺激作用下隐藏于内的志意。情志是“神”的重要表现形式,所以人们称其谓“神志”。
二、情志与五脏的关系
我们知道,人的意志出自人的大脑。中医认为脑为髓海,其根本在肾;同时,脑的活动又有赖于心供给脑所需的血液与氧气,因此,肾与心对大脑产生的影响不言而喻,这也是为什么《黄帝内经》论情志不离五脏的道理所在。
我们先来看情志对脏腑的影响。情志是人体对外界客观事物的不同反映,是生命活动的正常现象,不会使人发病。我们遇到开心的事情就开心,遇到恐怖的事情就害怕,这都是正常的生理反映,但在突然、强烈或长期性的情志刺激下,超过了正常的生理活动范围,而又不能适应时,使脏腑气血功能紊乱,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这时的情志就成为致病因素,而且是导致内伤疾病的主要因素之一,“内伤七情”就是这么来的。举个例子,我们都知道范进中举。中举对范进来说是很突然、很强烈的,受了这个刺激后,他就疯了,这是“大喜伤心”,是情志对脏腑的影响。
人体的情志活动,是以气血作为物质基础的,气血来源于脏腑正常的生理活动,而脏腑所以能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又必须依赖于气的温煦、推动和血的滋养。如《阴阳应象大论》中说“心在志为喜”、“肝在志为怒”、“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忧”、“肾在志为恐”。
情志致病的特点就是直接影响相应的内脏,使脏腑气机逆乱,气血失调,从而导致各种病证的发生。现在我们就来具体看一下,情志是怎样影响到脏腑的。
1.情志可以影响脏腑的气机。情志致病,主要影响脏腑气机,使气血逆乱,导致各种病证的发生。其中主要有: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
《黄帝内经·素问·举痛论》中这样记载:怒则气上。意思就是说,一发怒,气就往上走。这就是为什么有脑梗类的人忌讳发怒,发怒的话,怒气就会往上充,脑血管就会破裂。
“喜则气缓”,“缓”是个通假字,通“涣”,也就是涣散的意思,整句话的意思就是过喜就会心神涣散。喜乐太过的化,气就会散掉,这个时候就会导致人的死亡。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就有大笑而亡的人。传说宋代的抗金名将牛皋听到金兀术被杀后,就大笑而亡了。这就是他的气一下子散掉了。
“悲则气消”,中医认为,一哭就神魂散乱,气就会短。哭的时候,越哭气越短,这就是“悲则气消”。
“恐则气下”,就是说受到惊吓或过于恐惧时,气就往下走,上焦完全闭住了,下焦整个打开。那么,在人身上会出现什么象呢?我们常说有人吓得尿裤子,这就是气往下走的原因。在中医文化里还曾经流传过这样的小故事:有一个孕妇要生产了,可一直生不下来。有一个叫叶天士的名医到了那个人家里后,抓起一个铜钱往墙上一扔,那个妇女就把孩子生下来了。人家就问那个名医是怎么回事,医生是这样解释的:“人都是为了抓钱而来的,座椅小孩一听见钱声,就赶快初生了。”实际上这是笑谈,根本原因是什么呢?就是“恐则气下”,那个孕妇听见“哗啦”一响,一紧张,气往下走,就把孩子给推出来了。
“惊则气乱”,气乱,指气机紊乱。大惊则气机紊乱,气血失其调和,出现心神不安,甚则精神错乱等症状。
“思则气结”,意思是,如果过思的话,我们的气就会凝聚而不通畅。气凝聚剂在那里,就会影响消化,久而久之,脾胃就会出现问题。有一个年轻小伙子喜欢上一个姑娘,可是它们家里不同意,不让它们见面,于是这个小伙子就天天四年这个姑娘,饭也吃不下,人也瘦了,这就是平时人们常说的“相思病”。相思为什么会称为病?就是因为它使人的气凝结,让人无法进行正常的生活。
2. 直接伤及内脏。七情过激可直接影响内脏生理功能,而产生各种病理变化,不同的情志刺激可伤及不同的脏腑,产生不同病理变化。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所说,“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这个都很好理解,我们就举一个例子,一位老人有一次经过一个坟地,突然间从一个坟头的背后窜出一条狗来,一下子差点把他扑到,他两条腿都吓软了,还以为是从坟里面钻出来的鬼,回到家后就开始天天晚上做噩梦,这就是“恐伤肾”。
3. 情志波动,可致病情改变。情志活动的异常,既然能直接伤及内脏,影响脏腑气机,而导致疾病的发生,那么,对已患的疾病就必然有所影响,或使病情加重,加速恶化,甚至导致死亡。
前面我们了解到情志对脏腑的影响,同样,脏腑也是可以影响情志的。正常的脏腑机能可以产生正常的情志活动;反之,脏腑功能失调也必然导致情志的异常改变。《黄帝内经·素问·宣明五气篇》指出:“五精所并:精气并于心则喜,并于肝则悲,并于肺则忧,并于脾则畏,并于肾则恐,是谓五并,虚而相并者也。”《灵枢·本神》也指出:“肝气虚则恐,实则怒……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现代心身医学提供的资料表明,许多慢性病人都有一些常见而又比较固定的心理变化特点,如肺结核病人经常有很兴奋的表现;心脏病人则有恐惧、焦虑、孤寂等不良的心理状态。 三、情志生克法
人们在情志上得了病该怎么办呢?《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明确地说“怒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喜”、“思伤脾,怒胜思”、“忧伤肺,喜胜忧”、“恐上肾,思胜恐”。中医认为,情志的病是不可以用药来治愈的。针对情志病,中医基本上采取情志生克法,也就是以情治情法。原理实际上还是五行相克的原理。
“悲胜怒”,就是用悲伤来战胜大怒。当一个人发怒时,应多想想悲伤的事,因为“金克木”,人体中肺金可以克肝木,一般来说气到恸哭一场后气也就消了,就是这个道理。
“恐胜喜”,这个很好理解,就是说恐惧可以战胜过喜过散的心。再来看范进的例子,他因为中举而开心得疯掉,结果是他的岳父一巴掌把他扇醒了。这就叫“恐胜喜”。
“怒胜思”, 一个人思虑太过的话,激怒他就可以了。华佗曾用此方治愈久治不愈的病人。当时华佗给一人看病,得知他是因思虑过度致病的,就向他索要高额报酬,但拿到钱后又不给他看病,此人一气之下口吐鲜血,但病也随之好了。为什么呢?怒则气上,把病人惹怒后,他就可以把胃中的淤血吐出来,这样病也就治好了。
“喜胜忧”, 当一个人心中郁结不快,常常生闷气,悲伤心情无法排解,长此以往必将疾病缠身,因为过悲伤肺。根据“火克金”,此时须找一种使自己快乐的方法,多想些快乐的事,便可以克制悲伤情绪。
“思胜恐”,思虑是可以战胜恐惧的。就是说,你如果把问题想清楚了,一般来讲就不害怕了。大家要记住,一定要把事情想清楚。就拿此次5.12汶川地震来说,对于那些幸存者,尤其是未成年人,心理疏导相当重要,不能让他们再去回忆那个场面,不能再活在阴影中,根据“土克水”,就要转移他们的注意力,让他们对未来充满憧憬,多想自己今后该如何,把事情想清楚了,也就不会再恐惧了。
2019-03-03
mcxzy 阅读 17 次 更新于 2024-09-19 12:36:51 我来答关注问题0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