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俞穴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注解 4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五俞穴 1 拼音 wǔ shù xué
2 英文参考 five shu points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注解
五俞穴即五输穴[1] [2]。

五输穴为经穴分类名。出《黄帝内经灵枢·九针十二原》。指十二经在肘膝关节以下的井、荥、输、经、合五个特定穴(见表)。《黄帝内经灵枢·九针十二原》:“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腧,所行为经,所人为合,二十七气所行,皆在五腧也。”这是以水之源流,比喻脉气流行有从小到大、由浅入深、自远而近的特点[3]。其临床应用,《难经·六十八难》日:“井主心下满,荥主身热,俞主体重节痛,经主喘咳寒热,合主逆气而泄。”说明五输穴在主治上各有特点[3]。其中井穴多在四肢末端,“主心下满”,可治疗神志昏迷;荥穴多在指(趾)掌(跖)关节附近,“主身热”;输穴多在指(趾)掌(跖)关节后方,“主体重节痛”;经穴多在腕踝关节附近,“主喘咳寒热”。合穴多在肘膝关节附近,“主逆气而泄”。[4][3]
十二经五输穴表(表出自《中国针灸学词典》)
经名\穴名\五输名






少商
鱼际
太渊
经渠
尺泽
大肠
商阳
二间
三间
阳溪
曲池

厉兑
内庭
陷谷
解溪
足三里

隐白
大都
太白
商丘
阴陵泉

少冲
少府
神门
灵道
少海
小肠
少泽
前谷
后溪
阳谷
小海
膀胱
至阴
通谷
束骨
昆仑
委中

涌泉
然谷
太溪
复溜
阴谷
心包
中冲
劳宫
大陵
间使
曲泽
三焦
关冲
液门
中渚
支沟
天井

窍阴
侠溪
足临泣
阳辅
阳陵泉

大敦
行间
太冲
中封
曲泉
五输穴表(表出自《中医大辞典》)
五脏
五输
井(木)
荥(火)
输(土)
经(金)
合(水)


少商
鱼际
太渊
经渠
尺泽

心包
中冲
劳宫
大陵
间使
曲泽


少冲
少府
神门
灵道
少海



隐白
大都
太白
商丘
阴陵泉

大敦
行间
太冲
中封
曲泉


涌泉
然谷
太溪
复溜
阴谷
六腑
五输
井(金)
荥(水)
输(木)
经(火)
合(土)

大肠
商阳
二间
三间
阳溪
曲池

三焦
关冲
液门
中渚
支沟
天井

小肠
少泽
前谷
后溪
阳谷
小海


厉兑
内庭
陷谷
解溪
足三里


足窍阴
侠溪
临泣
阳辅
阳陵泉

膀胱
至阴
通谷
束骨
昆仑
委中
手三阴、手三阳五输穴[4]
足三阴、足三阳五输穴[4]
参见五输配穴法:
2022-10-25
mcxzy 阅读 22 次 更新于 2025-04-05 06:19:58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五俞穴即五输穴[1] [2]。五输穴为经穴分类名。出《黄帝内经灵枢·九针十二原》。指十二经在肘膝关节以下的井、荥、输、经、合五个特定穴(见表)。《黄帝内经灵枢·九针十二原》:“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腧,所行为经,所人为合,二十七气所行,皆在五腧也。”这是以水之源流,比喻...

  • 上肢在肘部以下,下肢在膝部以下,每条经络各有五个非常重要的穴位,分别被称为井、荥、俞、经、合,故称其为五俞穴。(荥,音行,Xing 第二声,《说文解字》:绝少水也。)古文中,腧、俞、输三个字通用,即通假字。在古中医经典中,有时称为五俞穴,也有时称为五腧穴,或五输穴。五俞穴...

  • 【五俞穴(五腧穴)】也称“五输穴”,这是一些位于四肢远端(上肢在肘部以下,下肢在膝部以下)常用穴位的总称,其中属于五脏(五条阴经)的穴位各有五个俞穴,即井、荥、俞、经、合共二十五穴。左、右侧共五十穴。叫“脏俞五十穴”。用于六腑(六条阳经)的穴位各有六个俞穴,即在井、荥、俞、...

  • 【五俞穴(五腧穴)】也称“五输穴”,这是一些位于四肢远端(上肢在肘部以下 ,下肢在膝部以下)常用穴位的总称,其中属于五脏(五条 阴经)的穴位各有五个俞穴,即井、荣、俞、经、合共二十 五穴。左、右侧共五十穴。叫“脏俞五十穴”。用于六腑(六条阳经)的穴位各有六个俞穴,即在井、荣...

  • 人体中的穴位中有五俞穴,也称“五输穴”,这是一些位于四肢远端(上肢在肘部以下,下肢在膝部以下)常用穴位的总称,其中属于五脏(五条阴经)的穴位各有五个俞穴。羊体内也有五俞穴位,一般头部、脊部、尾部的一些穴位称为大羊、二羊和三羊。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