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太阴脾经——胸腹部

足太阴脾经简称脾经,是十二正经之一。有二十一穴,左右共四十二穴。脾经的巡行路线从足大趾末端隐白穴开始,沿大趾内侧赤白肉际大都穴、经核骨第一骨小头后太白穴、公孙穴,上向内踝前边的商丘穴,上小腿内侧,沿胫骨后的三阴交穴、漏谷穴,交出足厥阴肝经之前的地机穴、阴陵泉穴,上膝股内侧前边的血海穴、箕门穴,冲门穴、府舍穴,进入腹部的腹结穴、大横穴,络于胃部腹哀穴,通过隔肌,夹食管旁的食窦穴、天溪穴、胸乡穴、周荣穴,络大包穴。

脾经胸腹部穴位的位置和作用如下:

14、腹结穴:

位置:在下腹部,大横下1.3寸,距前正中线4寸。

主治:腹痛,疝气,泄泻。

15、大横穴:

位置:在腹中部,距脐中4寸。

主治:泄泻,腹痛,便秘。

16、腹哀穴:

位置:在上腹部,当脐中上3寸,距前正中线4寸。

主治:消化不良,腹痛,便秘,痢疾。

17、食窦穴:

位置:在胸外侧部,当第5肋间隙,距前正中线6寸。

主治:胸胁胀痛,噫气,翻胃,腹胀,水肿。

18、天溪穴:

位置:在胸外侧部,当第4肋间隙,距前正中线6寸。

主治:胸胁疼痛,咳嗽,乳痛,乳汁少。

19、胸乡穴:

位置:在胸外侧部,当第3肋间隙,距前正中线6寸。

主治:胸胁疼痛。

20、周荣穴:

位置:在胸外侧部,当第2肋间隙,距前正中线6寸。

主治:胸胁胀满,咳嗽,气逆。

21、大包穴:

位置:在侧胸部,腋中线上,当第6肋间隙处。

主治:气喘,胸胁病,全身疼痛,四肢无力。2022-07-23
mcxzy 阅读 151 次 更新于 2024-07-04 16:12:09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答案】:C 十二经脉在躯干的分布规律:胸部:正中线上是任脉,旁开2寸是足少阴肾经,旁开4寸是足阳明胃经,旁开6寸是足太阴脾经。腹部:正中线上是任脉,旁开0.5寸是足少阴肾经,旁开2寸是足阳明胃经,旁开4寸是足太阴脾经。

  • 【答案】:A 足太阴脾经起于足大趾,循行于小腿内侧的中间,至内踝上八寸后循行于小腿内侧的前缘,经膝股部内侧前缘,入腹属脾络胃,上膈.经过咽,止于舌;分支从胃注心中;另有一条分布于胸腹部第三侧线.经锁骨下,止于腋下大包穴。

  • 循行与腹胸面的经脉,正中线为任脉,自内向外依次为足少阴肾经(距正中线在腹部为0.5寸,在胸部为2寸)(C错)、足阳明胃经(距正中线在胸部为4寸,经过乳头,在腹部为2寸)(C错)、足太阴脾经(距正中线在腹部为4寸,在胸部为6寸)(E对),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ABD应为腹部旁开距离。

  • 足太阴脾经简称脾经,是十二正经之一。有二十一穴,左右共四十二穴。脾经的巡行路线从足大趾末端隐白穴开始,沿大趾内侧赤白肉际大都穴、经核骨第一骨小头后太白穴、公孙穴,上向内踝前边的商丘穴,上小腿内侧,沿胫骨后的三阴交穴、漏谷穴,交出足厥阴肝经之前的地机穴、阴陵泉穴,上膝股内侧前边的...

  • (1) 足太阴经的循行 :脾的经脉叫足太阴经。足太阴经,起于足大趾的末端隐白穴处,沿着大趾内侧的赤白肉际循行,过大趾本节后的半圆骨,上行到内踝的前面,再向上循行,经过小腿肚,沿着胫骨的后面循行,和足厥阴经相交后行于足厥阴经的前面,接着沿膝、股部内侧的前缘上行,进行腹部,与脾相连并联络胃腑,然后上行...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