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鼻祖

  看到一句话“中国知识分子,所有的知识分子,几千年来都有一种情节,用一句话概括是‘不为良相,便为良医’”。中国十大名医之一,针灸鼻祖––皇甫谧就是如此。

  皇甫谧出身于东汉名门望族,祖上几代皆是朝廷重臣。可到父亲时仅举孝廉,家道逐渐中落。生后遂丧生母,家道更加衰落,于是十五岁过继给叔父,便随叔父迁居河南新安,在战乱中度过了他的童年和少年。

  自幼贪玩不好学,游荡无度,二十多岁时才被叔母骂醒,年轻的他经历了门庭衰落,也尝尽了人间冷暖,从此浪子回头,专心学习,振兴家族。博采百家之长,潜心修学的皇甫谧在文学方面很有建树,他曾为以“洛阳纸贵”而著名的《三都序》作序,在文坛名声大噪。

  生于东汉,长于魏晋,这个时代,战乱不断,政权更换频繁。不满官场,看不惯趋炎附势的皇甫谧累召不仕,拒官还乡,从洛阳回灵台朝那的途中,看到瘟疫流行,民不聊生,激发了他弃文从医,在家乡甘肃灵台开启了自己的医学生涯。

  身体素弱,加之常年劳累,不惑之年的皇甫谧饱受风痹和耳聋的困扰,其痛苦程度相当于当代霍金。为了给自己治病,他博览医书,开始学习针灸,多次以身试针。在看遍古代关于针灸的书籍后,他发现古代留存的有关书籍不仅晦涩难懂,而且书籍稀少,尤为珍贵。于是在责任心的驱使下,他对古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加之自己的治疗感受,耗时二十余年,在时日无多时写出来一部系统完备的针灸学医书《针灸甲乙经》,在一千七百多年后的今天,这部史书仍影响深远,传遍全球,成为全球高校针灸学生或针灸人必读的书目。

  公元282年,在《针灸甲乙经》问世的同时,为后世做出巨大贡献的名医皇甫谧悄然离世。他的一生,淡泊名利 ,只为解除百姓疾苦。如今当地政府在他的陵墓周围进行扩展重建,修筑了一座雄伟壮观的皇甫谧文化陵园,供人们参观。他的精神,成为灵台人心中的精神灯塔,和这片土地的文化坐标。2022-06-25
mcxzy 阅读 16 次 更新于 2025-04-06 05:57:38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针灸学的鼻祖是三国至西晋时期的著名医学家皇普谧。他不仅精通医学,还涉猎文学与史学,在26岁时便编撰了《帝王世纪》。晚年时,皇普谧虽身患风痹,却依然坚持著作,完成了《针灸甲乙经》,这部作品成为了中国针灸学的开山之作,使皇普谧获得了“针灸鼻祖”的美誉。在早年,皇普谧的家族曾是东汉时期的...

  • 皇甫谧(公元215—282年),字士安,幼名静,自号玄晏先生,来自今天的宁夏固原市彭阳县。他在文学、史学、医学等多方面均有卓越贡献,是一位魏晋时期的医学家。他的著作《针灸甲乙经》是我国第一部针灸学专著,总结了晋以前的针灸学成就,对针灸学界产生了深远影响,被后世尊称为“针灸鼻祖”。现今,...

  • 针灸鼻祖是皇甫谧。皇甫谧是中国历史上的著名学者,在医学领域有着显著贡献,尤其以其在针灸方面的成就而闻名于世。皇甫谧生活在魏晋时期,他不仅是一位文学家、史学家,更是一位卓越的医学家。他之所以被称为针灸鼻祖,是因为他在针灸疗法的研究和实践上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皇甫谧编写的《针灸甲乙经》是...

  • 皇甫谧,生活在东晋时期,是一位博学多才的医学家。他不仅在针灸方面有着卓越的成就,还对中药学、解剖学等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皇甫谧的针灸理论和实践,不仅丰富了中医的治疗手段,还为后世医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据史料记载,皇甫谧年轻时因病致残,这使他更加深刻地体会到疾病的痛苦,也激发了他对医学...

  • 皇甫谧,被誉为“针灸鼻祖”,其生平简介如下:基本信息:皇甫谧,幼名静,字士安,自号玄晏先生。出生于安定郡朝那县,后徙居新安。三国西晋时期学者、医学家、史学家,东汉名将皇甫嵩曾孙。出身与成长:皇甫谧出身于东汉名门世族,家族中有多位高官和名将。生母早逝,家道逐渐衰落,过继给叔父,在战乱...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