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溪穴的中医应用

太溪穴的主治病症为:肾脏病、牙痛、喉咙肿痛、气喘、支气管炎、手脚冰凉、女性生理不顺、关节炎、精力不济、手脚无力、风湿痛等。此穴位为人体足少阴肾经上的主要穴道之一,本站有关此穴的治病疗法有:治疗手脚冰冷、穴道刺激疗法治疗掉发等。【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地部经水及其气化之气。【运行规律】经水循肾经而传,气化之气吸热后上行天部。【功能作用】清热生气。【治法】寒则点刺出血或泻而多灸,热则水针或泻针出气。【功用】滋阴益肾,壮阳强腰。【主治】头痛目眩,咽喉肿痛,齿痛,耳聋,耳鸣,气喘,胸痛咯血,消渴,月经不调,失眠,健忘,遗精,阳痿,小便频数,腰脊痛,下肢厥冷,内踝肿痛。泌尿生殖系统疾病:肾炎,膀胱炎,遗精,遗尿;呼吸系统疾病:肺气肿,支气管炎,哮喘;五官科系统疾病:慢性喉炎,口腔炎,耳鸣;运动系统疾病:下肢瘫痪,足跟痛,腰肌劳损;其它:心内膜炎,神经衰弱,乳腺炎,膈肌痉挛。【配穴举例】配少泽治咽痛、齿痛;配飞扬治头痛目眩;配肾俞、志室治遗精、阳痿、肾虚腰痛(《腧穴学》)。配少泽,有滋肾阴,清虚热的作用,主治咽喉炎,齿痛。配飞扬,为原络配穴法,有滋阴补肾的作用,主治头痛目眩。配肾俞、志室,有温肾壮阳的作用,主治遗精。阳痿,肾虚腰痛【操作】直刺0.5-1.0寸;可灸。【文献摘要】《甲乙经》:热病烦心,足寒清,多汗。《大成》:主久疟咳逆,心痛如锥刺,心脉沉,手足寒至节。《金鉴》:消渴,房劳,妇人水蛊,胸胁胀满。 太溪穴治疗功效1.诊生死:久病重病后,欲知藏气生命力强弱,必诊此穴脉,称为太溪脉,应手脉软弱无力,肉陷无弹力,大限不远,难治难救。2.治呃逆:本病为胃气逆,如果是虚证,久病重病的呃逆,按太溪穴降其上逆之气。3.治眩晕:因耳源性,内耳迷路不平衡,及肾精虚所致者,灸本穴。4.治牙痛:牙为骨,肾主骨,远端疗法,按对侧。左牙痛按右太溪,或用灸法。5.治咳嗽:配合合谷穴,尤其适合咳嗽就渗尿的症状。6.治忧郁症:配合三阴交穴,可以调理内分泌失调情况,此外对于默默不说话,整天昏沈嗜睡者有帮助。7.治飞蚊症:五脏六腑之精皆上注于目,本穴补肾水可促进眼部循环。8.治咽喉痛:肾为水脏水府,本穴可清热、止痛。9.治不孕症:本穴为肾经原穴,经气血在此留住,可强肾利生殖。10.治性泠感:本穴有调整内脏稳定神经作用。11.治膝内侧痛:膝内侧为肾经所经过,本位可调虚实,通经活络。12.治肾虚腰痛:适合时常隐隐约约的腰痛,无受外伤的举重或运动后遗症。13.治遗精阳痿:本穴可补因肾精亏损的遗精虚证,也可泻因相火过盛引发的阳痿。14.治更年期性交痛:更年期 干涩行房痛,本穴有补肾水滋阴作用。15.治前列腺发炎或肥大:此病疗程长,多有肾虚现象,本穴可补肾水肾精。16.治小儿惊痫 特效穴:小儿病多有先天肾气不足之象,本穴可调补肾气。

2016-05-10
mcxzy 阅读 12 次 更新于 2025-04-05 18:08:49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1. 从内踝尖向足底方向寻找,其下缘凹陷处即为照海穴。2. 在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寻找太溪穴。3. 从照海穴向后下方寻找,在跟骨前缘,太溪穴直下方凹陷处即为水泉穴。4. 沿踝区后方循跟腱向下推至跟骨,其间凸高凹陷处即为大钟穴。二、重要结构 - 内踝尖 - 跟腱 三、主治 - 太溪穴(补...

  • 太溪穴的主治病症为:肾脏病、牙痛、喉咙肿痛、气喘、支气管炎、手脚冰凉、女性生理不顺、关节炎、精力不济、手脚无力、风湿痛等。此穴位为人体足少阴肾经上的主要穴道之一,本站有关此穴的治病疗法有:治疗手脚冰冷、穴道刺激疗法治疗掉发等。【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地部经水及其气化之气。【运行规律】...

  • 按摩太溪穴,这一古老而有效的中医理疗方法,被广泛应用于补肾阴与肾阳,适用于广泛人群,特别是肾阴虚与肾阳虚的个体。该疗法能有效缓解因肾阳不足引发的腰膝酸软,同时改善肾虚引起的恶寒、怕冷症状。此外,对于因肾虚导致的勃起功能障碍及早泄问题,太溪穴按摩同样展现出显著的改善效果。这一疗法不仅注重症...

  • 太溪穴具有显著的保健和治疗功效。主要作用在于滋阴益肾,强化肾脏功能,同时有助于提升男性性能力,改善腰部不适。这个穴位在中医中广泛应用于多种病症的治疗。对于身体各系统的疾病,太溪穴具有针对性的疗效。在泌尿生殖系统疾病方面,如肾炎和膀胱炎,它能帮助调节;遗精和遗尿问题也能从中得到缓解。在...

  • 太溪穴位于人体的独特位置,具体在内踝的后方,精确地来说,是在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这个点是它显著的标志。这个穴位在中医中具有广泛的医疗应用,例如用于治疗肾炎、膀胱炎、月经不调、男性问题如遗精和遗尿,以及牙龈炎和踝关节扭伤等。配合其他穴位,太溪穴能发挥更大的功效。与大安陵、神门、...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