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伤寒论与内经的关系是什么?

1,黄帝内经与伤寒论都是中医经典,张仲景当年编伤寒论时有参考过黄帝内经。但是黄帝内经全书有将近70%的内容都在讲针灸和经络而伤寒论大部分都是再讲症状和汤药。2,伤寒论中讲到针灸方面的内容很少,全文只有提到刺期门和针足阳明,风府穴所以大家不能强制用黄帝内经的内容去解释伤寒论,外面有不少医家都是引用黄帝内经的内容解释伤寒论,看着有道理实际上已经偏了。3,伤寒论有自己的逻辑思维,六经辩证就好比是六条街道,分别是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少阴,厥阴,街道边上的住满了不同的住户,比如桂枝汤户,小柴胡户等等,如果你是邮差,你要送邮件给桂枝汤户,六经辩证可以更方便我们寻找方证。更好的学习。

4,《内经》以五脏五行、经络流注为生理基础,论病则以其五脏六气变化为主。其特点重视五行,六气,五脏附会五行,如“病之生变,气相得则微,不相得则甚;气有余则制己所胜而侮所不胜,其不及则己所不胜侮而乘之,己所胜轻而侮之”(《素问·五运行大论》)。5,从多方面论述病因病机,治疗不但治本脏病,还要考虑生克的脏腑。即临床辨证治疗可从五个方面考虑,也即遇一病(证)时,既可从心论治,也可从脾论治,也可从肾论治,也可从肝论治,也可从肺论治,因此,辨证论治是五元论。6,《伤寒论》以六经辨证,再辨方证,即凡遇病(证)先辨六经所属,治疗时再辨方证,有是证,用是方,用是药,与《内经》五种可能显然不同,因此,《伤寒论》是一元论。
2022-04-05
mcxzy 阅读 16 次 更新于 2025-04-02 18:34:45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伤寒论与内经的关系是:都是中医经典。我国现有的两大医学体系,一个是以《黄帝内经》、《难经》为一体系,一个是以《伤寒论》、《金匮要略》为一体系。前者简称为内经体系,后者称为伤寒体系。两者各有自己的特点,但都是中医经典。张仲景当年编伤寒论时有参考过黄帝内经。但是黄帝内经全书大部分内容...

  • 1,黄帝内经与伤寒论都是中医经典,张仲景当年编伤寒论时有参考过黄帝内经。但是黄帝内经全书有将近70%的内容都在讲针灸和经络而伤寒论大部分都是再讲症状和汤药。2,伤寒论中讲到针灸方面的内容很少,全文只有提到刺期门和针足阳明,风府穴所以大家不能强制用黄帝内经的内容去解释伤寒论,外面有不少医...

  • 《黄帝内经》和《伤寒杂病论》是中医领域中具有重要地位的两部经典著作。《内经》成书早于《伤寒论》,它们都汲取了古代医经的精髓,如《易》学、阴阳、五行、六气、卫气营血、精气神等理论,这些理论成为了诊断和治疗的基础。《内经》不仅集古代医学和哲学理论之大成,其中的阴阳、五行、六气理论对...

  • 3.理论体系不同:《黄帝内经》注重解释中医学基本理论,《伤寒论》注重强调辩证论治诊疗体系。4.载方数量不同:《黄帝内经》载方13首,《伤寒论》载方112首。5.地位不同:《黄帝内经》为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之一,而《伤寒论》为王叔和从《伤寒杂病论》残卷中整理而得,故地位次之。

  • 回答:其实怎么说呢,要说他们是一脉相承,也是有理有据的。但是也是有许多的不同的。比如说,岐黄扁鹊为代表的岐黄派,和神农伊尹张仲景为代表的方剂派,同源而不同流。 起源相同: 这说起来就跟我们是同一个学校的,但是学的是不同的,专业是同一个意思。根源上,都出自易经。如果一个学中医的人,连易医...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