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把《伤寒论》“小柴胡汤方”转化为白话文。

1、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用一斗六升水,煎煮到六升时候,将药渣去掉,继续煎煮至三升,在药汁不热不凉时服下,每次服一升,每天服三次。
此外,根据《简明中医辞典》和清代《医宗金鉴》,半夏为半升而非半斤。
2、伤寒论中的计量与现在的换算:
斤=225克(或液体250毫升,下同)
两=13.925克 ,一说为15.625克
升=液体200毫升
合=20毫升
圭=0.5克
龠=10毫升
撮=2克
方寸匕=2.74克 金石类药末约2克,草木类药末约1克 半方寸匕=一刀圭=一钱匕=1.5克
一钱匕=1.5~1.8克
一铢=0.7克
一分=3.9~4.2克 梧桐子大=黄豆大
蜀椒1升=50克葶力子1升=60克 吴茱萸1升=50克 五味子1升=50克半夏1升=130克 虻虫1升=16克附子大者=20~30克 中者一枚15克强 乌头一枚,小者3克,大者5~6克
杏仁大者10枚=4克 栀子10枚平均15克 瓜蒌大小平均一枚46克
枳实一枚约14.4克 石膏鸡蛋大1枚约40克
厚朴1尺约30克
竹叶一握约12克
3、1两等于10钱。
1斤等于16两。
1斗等于10升。
1升等于10合。
1分为一两的四分之一,约4克。2014-06-09
mcxzy 阅读 20 次 更新于 2025-04-05 20:31:09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1、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用一斗六升水,煎煮到六升时候,将药渣去掉,继续煎煮至三升,在药汁不热不凉时服下,每次服一升,每天服三次。此外,根据《简明中医辞典》和清代《医宗金鉴》,半夏为半升而非半斤。2、伤寒论中的计量与现在的换算:斤...

  • 小柴胡汤出自《伤寒论》,其具体用法为:将柴胡12克、黄芩9克、人参6克、半夏(洗)9克、甘草(炙)5克、生姜(切)9克、大枣(擘)4枚放入1.2升水中,煮取600毫升,去渣,再煎取300毫升,分两次温服。小柴胡汤具有和解少阳的功能,适用于伤寒少阳证,如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心烦喜呕等症状。...

  • 4. 小柴胡汤证喜呕者,不必作呕吐也,但常常有欲呕之意,即为喜呕。是以愚治伤寒,遇有觉恶心而微寒热往来者,即投以小柴胡汤,一剂而愈。此《伤寒论》所谓︰「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也。5. 方中重用柴胡,正所以助少阳之枢转以引邪外出也。犹恐其枢转之力或弱,...

  • 小柴胡汤在临床上常被用来治气、治血,而其治水之功常被忽略。 《伤寒论》第96条,小柴胡汤方后有加减法:「若胸中烦而不呕者,去半夏、人参,加瓜蒌实一枚;若渴,去半夏,加人参合前成四两半、瓜蒌根四两;若腹中痛者,去黄芩,加芍药三两;若胁下痞硬,去大枣,加牡蛎四两;若心下悸...

  • 张庆祥老师是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教研室博士生导师。他通过对《伤寒论》小柴胡汤方义、加减及半表半里概念的分析,认为小柴胡汤是一外可清热散邪、益气解表,内可调理肝脾、和解少阳、清化湿热的方剂。笔者侍诊师侧,亲眼目睹老师以小柴胡汤为主方,治疗内伤外感各种疑难杂症,每获奇效。遂将其对...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