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血与疾病的关系

中医认为,精.气.血.津液.神是人体五宝.不是气血不足的情况下才会产生疾病,当然气血不足人体会虚劳,而降低抗病能力,对外感六淫缺乏足够的抵抗能力,对内伤七情缺乏足够的调节能力,从而产生疾病.虚与实是相对的,当实证时,如气滞.气闭.气机的升降出入异常.血瘀.血热.血寒.血不循经时,都能产生疾病-----汕头达濠徐氏中医徐淦鸿2020-05-02
mcxzy 阅读 8 次 更新于 2025-04-06 00:08:32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2. 气血的病理变化通常通过脏腑生理机能的异常来体现。在病理情况下,气的病变常会影响到血,血的病变也会影响到气,尤其是气病及血的情况较为常见。3. 气血失调不仅是许多疾病机理的基础,而且是分析研究这些疾病机理的基础。4. 气血失调包括气的生化不足或耗损过多,气的功能减退,以及气血之间关系...

  • 1、气血两虚 久病伤气,气不足则运血无理,血行瘀滞导致。一般来说,气血亏虚的女性,往往都会伴有经血减少、颜色发黑、周期不定的症状。与此同时,气血受损,令器官得不到滋润,在身体各个地方都能表现出现,如脸色苍白萎黄、疲倦乏力、气少懒言、腹部疼痛等等。2、气滞 当情志不舒时,或受到外邪...

  • 气血不足最容易引起眩晕,失眠,心悸等病。气和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和源泉。气为阳,血为阴,气与血有阴阳相随,互为滋生,互为依存的关系。气之于血,有温煦,化生,推动,统摄的作用,故气虚无以生化,血必因之而虚少,而血之于气,则有如养,运载等作用。故血虚无以载气,则气也随之而少。

  • 气血是人体的物质基础,是人身体中最重要的物质,对维持身体健康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气血不足的时候,会导致很多的症状,其主要表现为乏力懒言,语音低微,脸色苍白,活动的时候心慌气短,做事力不从心,记忆力下降,腹涨,消化不好等现象。如果气血不足,严重的时候会发生贫血性的病症,比如发生休克...

  • 大道至简,百病不生的玄机,就是调畅气血、补足气血。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为了生活,常常劳碌奔波,劳心劳体,致使我们的脏腑每天都承受巨大的压力。这个时候,我们身体的各个脏器功能就会提前衰退,气血开始不足或郁滞,出现神疲乏力、失眠健忘、头晕目眩腰酸腿软、腹胀便秘等症状,一系列的疾病也会缠上...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