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伤寒论中六经是什么?

伤寒论六经辨证中,六经是有标本,
六经:厥阴,少阴,太阴,少阳,阳明,太阳。
六经本气,厥阴本是风木,少阴本气是君火,太阴本气是湿土,少阳本气是相火,阳明本气是燥气,太阳本气是寒水。2013-08-04
mcxzy 阅读 31 次 更新于 2025-04-05 15:38:55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六经是伤寒论中非常重要的概念,指的是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和厥阴六经。这些经络与脏腑功能及病变情况密切相关,是伤寒疾病辨证施治的重要依据。1. 太阳经:太阳经主要涉及到人体的表浅部位,包括皮肤、肌肉等。太阳病主要表现为恶寒发热、头痛项强等症状。2. 阳明经:阳明经与胃肠等消化系统相关...

  • 六经是指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六条经脉而言。伤寒病开始时,风寒之邪从皮毛腠理而入,再循经脉深入脏腑,发病过程有特定规律。中医描述为由表入里,正气渐衰的过程。六经病的传变,往往与正气、邪气、治疗、体质等因素有关。张仲景《六经辨证》作用和地位:六经在《伤寒论》中,对于辨证...

  • 六经,是《伤寒论》以六经辨证为核心的重要概念。六经指太阳经、阳明经、少阳经、太阴经、少阴经、厥阴经这六类,每类又分为手足两经,共十二经。十二经内连脏腑,外通四肢百骸,形成人体气血运行的通路。六经之名源自“经”,经即道路,表示十二经是连接脏腑与四肢百骸的通路。三阴三阳是根据阳气和...

  • 六经辨证是《伤寒论》中的核心内容,源于张仲景的理论。它以阴阳为总纲,用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作为辨证纲领,从邪正盛衰、病变部位、病势的进退缓急等方面对外感病进行分析辨别,并用以指导临床治疗。太阳病证治主要包括:“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凡是出现发热、恶寒、头...

  • 改写后的文章如下:伤寒论中的六经病,分别为太阳病、少阴病、阳明病、太阴病、少阳病和厥阴病。以下是各经的概述:1. 太阳病: 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分为伤寒证和中风证。伤寒证表现为恶寒、体痛、呕逆等,无汗,治疗以麻黄汤类为主;中风证则发热、汗出、恶风,有汗,用桂枝汤类治疗。2. ...

美好纯真时代分享中医药学教程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