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失衡怎么办?

中医认为通常虚证出现时不单纯只是气虚、血虚、阴虚或阳虚,而是有密切的联系。中医理论认为气血同源、阴阳互根,在病理上往往互相影响。如气虚不能生血,血虚又会影响气弱;阴虚可以导致阳虚、阳虚又可导致阴虚等,最后还可导致阴阳气血俱虚。所以,必须根据症情的具体变化,正确使用补益类中药。
  两虚:体虚者亦常出现两虚之体,两虚之体有以下几种:

  气阴两虚:既有气虚又有阴虚,其主要表现为;既有头晕、乏力、腿软等气虚表现,又有生火、咽干、舌红等阴虚表现,但没有慢性疾病,这种体质称气阴两虚体质,进补宜采用益气养阴之补法,即在进补时应同时考虑补气和补阴。
  阴阳两虚:既有阴虚又有阳虚,称阴阳两虚,其主要表现为;既怕冷又怕热,冬天特别怕冷,夏天又特别怕热,这是阴阳失调或阴阳两虚之体质,进补宜采用阴阳并补,养阴温阳和滋阴壮阳等补法。

  气血两虚:气血两虚一般出现在贫血、白细胞减少症、血小板减少症、大出血后、妇女月经过多者等,其主要表现为;既有气虚的表现,又有血虚的表现,进补宜采用益气生血、培补气血、气血并补。
  对两虚之体的食补可分别选用上述补气、补血、补阴、补阳的食品及药膳进行辨证辨体施补,更应根据虚弱的轻重交替选服,通过进补待虚弱的表现消失,恢复健康后应停服进补食品及进补药膳,到服食正常的平衡膳食即可,真正做到“虚则补之,实则泻之“,无虚不须补,避免不虚而补,补之过度或进补不当而引起的不良反应,反而对健康不利。

补虚首先以补阳为主,古人以先阳后阴为治疗原则,阴虚导致机体不荣,阳虚导致推动无力,先补阴,导致阳气无法温旬,出现寒阴淤积,如冬天房屋阴面的积雪,很难消融,所以先要先补阳,当然补阳药中可以掺杂补阴药,一味的补阴补阳是没有的,“孤阴不生,独阳不长”。
“虚则补之”,“上工善治未病,不治已病”。肾虚则补之,我们采用常见的药食两用植物和食物一起进补。
2020-11-17
如果你个人比较相信中医的话,我觉得你去看一下老中医,相信他会给你不错的见解,如果你不是很相信,那我觉得去医院做全身检查也不错。2020-11-18
根据个人的体质而定,建议到正规的专业医院做有针对性的确诊明确具体情况采取适合的调理方式。平时要多注意饮食均衡,不要挑食,禁烟禁忌,注意锻炼。2020-11-18
应该及时去医院就医,或者通过运动的方式将自己的身体机能锻炼的比较好,提高自己的免疫力。2020-11-18
mcxzy 阅读 9 次 更新于 2025-04-04 16:02:04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在治疗过程中,除了药物治疗,还需要注意饮食调理和生活习惯的调整。饮食上,应遵循阴阳平衡的原则,适当增加滋阴或补阳的食物。生活习惯上,要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心情舒畅。总之,阴阳失衡是中医理论中一个重要的概念,通过对阴阳关系的调整,可以达到治疗疾病、恢复健康的目的。在治疗过程中...

  • 4. 为了维护健康和社会和谐,道家与中医倡导通过调整生活方式、饮食习惯、药物治疗和心灵修炼等手段来恢复阴阳之间的平衡。

  • 综上所述,通过中医师开具的中药治疗,可以有效地调整身体的阴阳平衡,从而改善患者的健康状况。为了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患者需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并定期进行复诊,以确保治疗方案的有效性。

  • 阴阳失衡的原因可能包括多种因素,如身体自身缺陷,环境污染,情绪压力等,这些因素会导致阴阳平衡失调,影响人体内各种系统的正常运作。治疗阴阳失衡,中医通常采用药物治疗,针灸,推拿等多种手段来平衡身体内的阴阳,并且在日常生活中需注意饮食起居,保持心情愉悦等。阴阳失衡不仅仅是人类身体上的问题,在...

  • 您好 建议;人体的五脏六腑,决定了整个人体机能的运行正不正常。 五脏六腑阴阳平衡,则人体百病不生。 五脏六腑阴阳失衡,就会百病滋生。 养生调理的根源就在于调理五脏六腑的阴阳平衡,驱逐入侵体内的风、寒、湿、邪, 可以通过百脉药透、扁鹊神熨、汉唐药浴、太和悬灸等一系列项目来进行养生调理 祝您健康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