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为“元气亏损,肾不调”,肝腑功能失调,脾、肝、心、肾虚损,气血失和,阴阳失衡;寒湿外袭,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内外合击,则气滞血淤,脉道阻塞气滞血瘀,阳气不能下达。2020-01-06
阴阳气血失衡症状是怎么引起的?
1 个回答医识问答网专题活动
多由体会阳热症邪,或体会别的病邪郁久化热;或内邪滋长郁滞,从阳而伤津;或本身功能生理性兴奋而伤津;或恣食辛辣食物、湿盛,或过用、错用清补补肾壮阳之品而伤津等引发。(2)阴盛指病症全过程中以阴寒之邪侵客机体而气正未衰所出现的一类阴之气偏盛、功能阻碍或减低、发热量不够,或水液...
例如,如果阳气不足,会导致虚寒证,出现畏寒、腹痛等症状;而阴气不足则会导致虚热证,出现潮热、盗汗等症状。此外,阴阳互损是指机体的阴阳两个方面都受到损害,导致身体出现更为复杂的病理变化。阴阳格拒则是指机体的阴阳两个方面相互排斥、格拒,导致身体出现寒热错杂的症状。而阴阳亡失和阴阳离决则是...
阴阳失调表现复杂多样,依据个体差异,常见有寒热失衡、虚实不调、气血运行不畅及情绪波动四大方面。寒热失衡表现为阳虚导致的怕冷、手脚冰凉,与阴虚引致的潮热、盗汗并存。虚实不调则显现为阳虚引发的虚弱、精神不振,与阴虚伴随的口干舌燥、便秘症状。气血运行不畅导致疼痛、肿胀、面色异常等问题。情绪波动...
气阴两亏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外部原因,如长时间患病、体虚、饮食营养不足等;二是内部原因,如情志失调、劳累过度等导致体内气血阴阳失衡。这些因素综合作用,导致气和阴的亏损。四、气阴两亏的治疗与调理 对于气阴两亏的治疗,中医通常采用益气养阴的方法,根据具体症状进行辨证施治。在日常生活...
阳气不足的形成,既有内在因素,也有外部因素。首先,随着年龄的增长,女性35岁、男性40岁后,阳气自然会出现衰弱的现象。这是由于人体内部的气血生成能力开始下降,导致阴阳失衡,进而步入下坡路。气血生成能力的减弱,意味着精血转化能力的降低,对阳气生成和滋养的能力也随之减弱。外部因素同样不容忽视。不...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 阴阳失衡怎么办? 9次阅读
- 气血不足,阴阳失调怎么办? 10次阅读
- 中医里的“阴阳失调”到底是指什么? 22次阅读
- 经络学有科学依据吗 16次阅读
- 洛阳哪里有比较好的针灸的地方? 19次阅读
- 洛阳,平乐正骨学校和针灸推拿职业学校哪个好一点 13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