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艾灸的起源是从什么时候开始?

艾灸具有奇特养生保健的作用,那么中医艾灸的起源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呢?中医艾灸的起源,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中医艾灸的起源
艾灸是用艾叶制成的艾灸材料点燃,熏烤人体的穴位,再利用其产生的艾热刺激体表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达到保健治病的一种治疗方法。那么中医艾灸的起源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呢?
在人类学会用火之前,灸法就已经产生了。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在狩猎、劳作过程中受伤了、生病了,当时没有药,也没有医生,只能随便找个地方躺一下,正好躺在被太阳晒得发烫的大石头上,很舒服,躺了一段时间,意外发现疼痛减轻了或不疼了,原来不能动的部位能动了。
一次不算数,两次、三次、多次以后,在我们古人的大脑里就会形成一个条件反射——温度、热量能缓解疼痛。于是,当他们身体哪个部位有疼痛的时候,他就会到晒得发烫的大石头上躺一下,或者用晒得发烫的小石头在疼痛的部位烫一下。
但发烫的石头受到天气和地点的限制,所以,当人类学会主动用火以后,他们就拿起一根树枝或一把干草点着火,主动来熏烤他们疼痛的部位。这样,人类历史上第一种用来缓解自身疼痛、治疗自身疾病的方法——灸法就正式宣告诞生了。
所以,远古的灸法就是用温热或火烤来解除疼痛、治疗疾病的方法。

中医认为,艾灸有温阳补气、温经通络、消瘀散结、补中益气等作用。艾灸的功效与作用,一起来看看。
艾灸的功效与作用
1、局部刺激:艾灸通过对人体特定部位以艾火刺激,这种温热刺激,使受刺激的局部皮肤充血,毛细血管扩张,增强血液循环,使局部的皮肤组织代谢能力加强,促进炎症、粘连、渗出物、血肿等病理产物消散吸收,还能发挥镇静、镇痛作用,促进药物的吸收。

2、调节免疫功能:艾灸可以调节人体免疫功能,在病理状态下,这种调节作用更明显。
3、防病保健:艾灸除了有治疗作用外,还有预防疾病和保健的作用。
4、美容作用:艾灸可以驱散疲劳,恢复元气,补充体能,平衡阴阳,滋养五官发肤的功效,能淡化、表皮的黑色素,消除水肿、眼袋、黑眼圈等,有效改善面部倦容,令女性肌肤红润,有弹性。
5、广泛运用于医学各科:广泛运用与医学各科领域,如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等。尤其对乳腺炎、前列腺炎、肩周炎、盆腔炎、颈椎病、糖尿病等有不错的特效。
如果自己在家艾灸时要选择质量好的艾绒。劣质艾绒,生硬不团聚,燃烧时火力暴躁,易使患者感觉灼痛,甚至熏烤时石粒脱落,灼伤皮肤。
体质壮、病情轻、病程短者,灸治1—2次即可;体质差、病情重、病程长者,可灸数月乃至1年以上。初灸时,每日1次;长期灸治者,3次后改为2—3天1次。
2020-11-04
艾灸的起源灸,起源于火。针,起源于石。艾灸出现的时间要早于针灸。艾灸产生于远古时代,是中国最古老的医术之一。从原始人发明火就出现了灸法的使用,在人类文明进程及医学发展史上都具有重要的影响。2021-02-13
mcxzy 阅读 14 次 更新于 2025-04-06 08:34:49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1. 艾灸,这一古老的中医疗法,其历史可追溯至我国古代,最早的使用时间不会晚于西周时期。2. 在春秋战国时期,艾灸已经广泛流传于民间。《诗经·采葛》中的“彼采艾兮”一句,便是对当时采艾现象的记载。3. 西汉时期的学者毛亨和毛茛,在他们的著作中提及艾草的药用价值。4. 殷商甲骨文中,或已出现...

  • 艾灸疗法起源于中国原始社会,人们利用火的灼伤效果发现其具有治病、疗伤的效果,进而发展出艾灸法。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艾灸治病就已颇为流行,甚至在更早的时期就已存在。史书《左传》中有关于艾灸治病的记录。关于灸法的起源,考古发现表明,早在《黄帝内经》之前,就已存在关于经脉灸法的文献记载。原理与...

  • 2、艾灸疗法的应用当始于人类把握用火以后在170万年前,云南元谋人就已刚开始用火。陕西蓝田人到100万年前就有效火的印痕,北京周口店人到50万年前早已把握了用火的方式 ,并已能储存引魂灯。《庄子胃镜外物》载:“

  • 1. 艾灸的历史可追溯至春秋战国时期,这是中国中医史上使用最早的疗法之一。2. 现存文献中,《左传》对艾灸进行了最早的文字记载。3. 此后,《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扁鹊心书》等经典医学著作,也对艾灸的治疗方法进行了详尽的描述。4. 由于艾灸疗效显著、操作简便,它在民间得到了广泛的应...

  • 艾灸具有奇特养生保健的作用,那么中医艾灸的起源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呢?中医艾灸的起源,下面一起来看看吧。中医艾灸的起源 艾灸是用艾叶制成的艾灸材料点燃,熏烤人体的穴位,再利用其产生的艾热刺激体表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达到保健治病的一种治疗方法。那么...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