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的不良反应

在患者接受整体施灸时,常先表现出消化系统的反应。如患者感觉腹内气流走动、肠蠕动加快、腹中鸣响、矢气、打嗝等,这些都是患者腹内大气运转的良好表现,即腹气运转,中焦气机通畅。中焦是承上启下的位置,中焦气机通畅有利于全身气机的调畅。往往在患者感觉腹内气机运转之后,疾病很快有明显的好转。

另外,整体灸治过程中患者会出现一些大小便异常的反应。在灸治一定疗程之后,患者小便中会出现白色沉淀物,这是排泄积滞、病邪消散的征兆。另外患者常会大便增多,有的呈黑色球形硬便,有的呈黑色柏油样便,有的呈白色黏脓样大便,也有的呈水样便,这些是患者肠中积滞通开、湿浊通下的表现,这些积滞和湿浊聚于体内是人体致病的主要病理因素,当这些积滞被排出之后,患者的精神体力会明显恢复,食欲也大增,疾病明显好转。笔者临床也发现,当灸治慢性或难愈性消化系统疾病时,多数患者会经过腹内气机和大小便的不同反应变化过程。 其实艾灸的不良反应较少,只有少数患者于灸后可出现头晕、乏力、纳呆、过敏等现象。部分患者初灸时有头晕症状,特别是初灸百会穴时头晕症状明显,这是因为患者经络不通,瘀滞严重,所以初灸时,火性炎上或积聚于上引起头晕,这种情况可减少灸量,同时,继续灸2~3天后观察,头晕症状减轻或好转则可继续施灸,并可逐渐增加灸量,但如果头晕加重,则先灸人体下部穴位,待下元灸通之后再灸人体上部穴位。部分患者平素体质是胆火盛,胃阴虚,平时胃酸过多,这类患者灸足三里穴时会有口苦胃反酸的现象,对这种体质的患者可灸阳陵泉代替足三里。 有部分文献报道了艾灸过敏的个案现象,指出艾烟引起的相关过敏症状主要有扁桃体肿大、咽痒、目痛、咽鼓管痒和昏睡,有时还有胸中发热或烦躁等症状,中止艾灸治疗或离开艾烟环境后过敏症状消失。减少艾灸过敏的一个重要措施就是尽量减少艾烟量。若施灸过程中,患者出现异常反应,如头晕眼花、乏力较重、胸闷、心慌、出冷汗等,反应剧烈,须及时就医处理。2015-02-08
mcxzy 阅读 5 次 更新于 2025-04-16 20:34:42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艾灸在临床实践中应用广泛,但如果使用不当或不适合艾灸治疗,可导致许多不良反应,如艾灸治疗时,可出现发热、头晕、头痛、高血压、体温上升等症状。若患者有口干、口渴、眼干、鼻干,甚至口腔溃疡等热症,出现阴虚阳亢则不宜灸,否则会加重热症。另外,孕妇腹部、腰骶部不适合艾灸,但四肢等躯干部位可以...

  • 此外,操作不当是艾灸过程中常见的风险之一。烫伤是其中较为严重的后果,这通常是由于操作不当或疏忽所致。另外,一部分人对艾过敏,接触后可能会出现皮肤红肿、瘙痒等过敏症状。因此,在使用艾灸时,务必注意操作规范,并留意身体反应,以防出现烫伤或过敏等不良反应。总之,虽然艾灸是一种古老而有效的疗法...

  • 艾灸后的5种不良反应1、 失眠 艾灸后常常会有失眠的症状,如果出现初次艾灸后失眠,也是一种反应,此时的失眠,多很疲乏无力,或嗜睡。但经过一段时间的艾灸后,这时如果睡眠很少,但不会出现疲乏无力的现象,反而因为艾灸,而显得精力充沛。此时,不要因为睡眠时间的不足而烦恼,也不要刻意用安眠药来凑...

  • 在使用艾灸的过程中,如果局部处理不当,就有可能造成皮肤烫伤、疼痛、掉皮等不适症状。此外,部分人士由于过敏、伤口等因素,不适合使用艾灸这种疗法,如果强行进行,就可能引发更严重的皮肤病变和不良反应。生殖系统损害 艾灸在诊疗中常常被用于妇科疾病的治疗,但是,对于未婚女子和怀孕妇女,艾灸往往会带来...

  • 艾灸是一种纯天然自然疗法,对人体一般不会产生不良反应,所以说艾灸本身是不会产生副作用,如果说艾灸有副作用,主要是错误的判断了自己的体质,错误的选择了施灸的穴位,从而造成了身体的不适。  1、有麻感、穴位冒寒气灸后膝盖处有向外冒风感或发麻感;还有艾灸命门穴或肚脐是涌泉穴发...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